清朝军功顶戴明明是至高荣誉,后来为何成了鸡肋?从档案分析原因(4)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同治元年四月,御史梅启照还奏称“府道各官皆自行颁赏,名器太滥,殊无限制”,主张“令随时造册咨部,其不应专折奏事之员,不准自行颁赏,以昭贵重”,也得到批准。这封奏折虽然明面上是为了解决军功泛滥的问题,但实际上却导致军功颁发权正式下移,从此“专折奏事之员”颁发军功就是得到了朝廷正式首肯的行为。而且所谓的“专折奏事之员”也只是一个说法,大家依旧延续从前的做法自行颁发。
以往颁发的军功顶戴一般都在五品以下,四品已较少见,未见三品以上者。梅启照奏折称,“各营功牌,向自九品至六品止,原以奖出力捐资之人,近来各路颁赏功牌有加至五品者”,主张“嗣后赏给功牌不得逾六品”。
官方规定的军功品阶是不能超过六品的,但是在咸同年间镇压云南回民起义的过程中,“滇省督抚所赏功牌,竟有至二三品者,其司道府暨武职等官,亦公然以四五品功牌赏人,舆台贱役,无不滥膺顶戴。尊卑等级,荡然无存”。由此可见,军功泛滥的时候品级也随之泛滥。
那彦成、方维甸复奏中曾提到,乾隆年间镇压林爽文起义时,常青赏军功顶戴340余人,福康安赏110人”。这场起义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战争中颁发的军功数量也极多,对于这种不需要付出成本的赏赐,各地官员都表现得十分大方,动辄就是上百张功牌。陈友元的《时事叹》中是如此描述的:“县主功牌随意给(乡勇要功牌者,节县主不论有功无功,发出数百张)。”由此可见,当时的军功数量必然十分庞大,根本无法进行详实的记录。
军功这种赏赐既没有职位,也没有物质奖励,再加上军功数量如此之多,于是伴随着数量的泛滥,民间开始产生了军功买卖这种生意。“是时名器之滥,真‘羊头关内侯’‘羊胃都尉’矣。五品军功售洋十元,六品售六元”。一开始这种买卖是私底下进行的,但在军队面临经济危机,军饷不够的困境时,就被摆到明面上,官方也开始售卖功牌,以此为战时筹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