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只愿意活在对香港电影的想象里?(8)

2023-07-08 来源:旧番剧
《龙门客栈》
另外,也是大概1967年的时候,我中三的时候,开始看一些香港学生报纸的影评。那些影评不是写香港电影,而是写欧洲电影。那个时候也是欧洲艺术片新浪潮的时代,香港电影也受到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瑞典电影的影响。其中有一个影评人,叫罗卡,突然开辟了另外一条路。
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有一个朋友说,我们去法国文化协会看片好不好?这个太浪漫了,竟然可以离开学校到法国文化协会看欧洲电影。比如当年苏联的一些老电影,都是在法国文化协会先看到的。所以我刚才说另外一个基因在1960年代出现,就是艺术片基因。因为法国文化协会,还有香港的外国人组成的组织,也是专门播一些市场上看不到的艺术电影,比如印度的、日本的,或者瑞典的电影等等。这是另外一条线。
这几条线同时在1960年代发生,然后到1970年代由香港国际电影节重新把它们组成很大的基因库,培养了最后在香港做电影的人,每个香港电影人的“史前史”都是这样的。

为什么我们只愿意活在对香港电影的想象里?


《中国学生周报》
主持人: 我有看过包含香港电影的文化基因的影片,感觉从1962年开始到1970年代,那段时间整个发酵起来。我们其实最近刚放了《半边人》,其中的女主角就是香港电影文化中心的,她是卖鱼女出身,之后学的电影。
说到《半边人》,我还漏了一点,香港的电视台,《半边人》的导演方育平是香港电视台的,拍一些纪录片感觉的剧情片到电视上播放。香港的两个商业电视台,一个是TVB,一个是“亚视”,拍了很多片子,所以很多导演是从那两个电视台出来的。
我们自己在做电影节的时候,比如北影节、上影节,大家都在卖经典影片,出来经典的时候大家都在抢票。我觉得我们内地和香港之间确实有一定的代差问题,过去因为各种原因,一些电影没有机会进入内地,现在机会多了,这个时候怎么更好地介绍给观众,需要我们做些功课,所以现在我们基本上处于补课的阶段。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