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只愿意活在对香港电影的想象里?(10)
2023-07-08 来源:旧番剧
《影响》杂志更偏学术一点,更先锋一点。其实我从最垃圾到最艺术的影片都喜欢,只要觉得应该看都会努力去看,虽然不一定看得懂。有些垃圾片,现在很多变成“膜拜片”。其实有些影片当年看过觉得好好看,现在看是有一点烂,但自己又不好意思跟别人说,只是看的时候挺享受。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刚才陈冠中老师讲的粤语长片,应该是内地香港影迷最不了解的,这里有资源、材料以及语言的原因。之前我们的沙龙主题还有一个副标题,叫历史、美学、文化,苏老师起的。就是说我们今天这个讲座要从历史讲起,这本书其实也是从历史讲起。第一章就显示“南来影人”和本土影人。 苏老师列了南来影人、本土影人,粤语片、国语片,左派、右派。最开始的脉络好像是两三股力量一直缠绕下来,是吗?
没错。中国内地研究香港电影的学者,很少有人研究粤语片,主要是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文化,没有字幕的话,很多对白都听不懂。以我自己为例,我主要研究香港的国语片,尤其是跟左派关系比较密切的,这样我们可以有我们发言的余地。
其实刚才陈老师提到小时候看到的粤语片,我再补充一个细节,傅葆石教授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他小时候,每到周末大家去看电影,一般都去看粤语片,只有在类似节日的时候,全家人才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去看好莱坞影片或国语片,这可以从侧面印证您说的国语片、粤语片代表不同阶层的说法。
这也涉及我们在讨论的一个话题,香港何以在战后成为“东方好莱坞”。实际上,在早期中国电影史上,香港一直是被上海压制着,上海是当仁不让的中国电影的中心。主要是两次上海影人的南下,尤其1940年代中后期大量影人到香港去,促进了香港电影的复兴。当然里面还有很多复杂的问题,比如大量资金的引入,市场格局的变化等。国语片、粤语片形成两个脉络。粤语片一般来说产量更大,成本更低,类型更为多样。1950年代中后期之后,随着“电懋”“邵氏”的建立,国语片开始大量制作歌舞片、古装片、武侠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