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成为那堆火,渴望着风”|周濂
2023-07-08 来源:旧番剧
电影《成长教育》剧照
文 | 周濂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芝加哥大学前校长汉娜·格雷曾经指出:“教育,就其本意而言,不是要让学生感到舒适;它意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我特别认同这个观点,因为在观念和思想上冒犯学生而非取悦学生,才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道。
最近陪女儿打羽毛球,深感这是一个技术活儿,每个球都要喂得恰到好处,而且态度必须积极向上,要随时送上鼓励和肯定,比如“好球!”或者“真棒!”。每当此时,我都会一边痛恨自己的“丧权辱国”,一边想起J.K.西蒙斯在《爆裂鼓手》中说的台词——“再没有哪两个词比good job更有害了”。
“娇惯的心灵”是互联网世代通病
西蒙斯饰演的是一位魔鬼指挥家,为了激发出学生的最大潜能,经常在排练场上破口大骂,不惜砸碎学生最后一点自尊心。作为教师兼家长,我坚决反对这种高压教育的做法,但是另一方面我始终觉得这句台词并非没有道理。年轻人渴望得到来自“重要的他者”的承认,这会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自信心,可是如果承认来得过于轻易,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过度保护”培养出“娇惯的心灵”。
为什么越保护越脆弱?是什么样的教育导致了孩子们的认知扭曲?这是乔纳森·海特和格雷格·卢金诺夫在《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样没有炼成的?》 (下简称《娇惯的心灵》)一书中最初的问题意识。海特是我特别欣赏的一位美国心理学家,他的前两本著作《象与骑象人》和《正义之心》都是从小处入手、大处着眼,借助于大量的实证数据和案例,从道德心理学出发去审视更为宏大的社会政治议题。这本新书也不例外,看似在探讨互联网世代的脆弱心理,实则是在分析美国校园的抵制文化以及愈演愈烈的政治两极化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原标题是《娇惯的美国心灵》,中译本删去“美国”二字,或许是在暗示这是环球同此凉热的共同难题。当然,我们万不可被“娇惯”一词误导了思路,无论美国还是中国,今天的孩子都不再是传说中的“小皇帝”,从小到大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大多数孩子并没有一个轻松的、随心所欲的童年。也正因为此,在海特和卢金诺夫看来,问题首先出在家长、老师和学校管理者这里,是他们在教育过程中陷入到不自觉的谬误中,让年轻人养成扭曲的思考方式,进而变得脆弱、焦虑以及更易受伤害。
三种正在广为传播的错误观念
具体说来,存在三种正在广为传播的错误观念:第一,脆弱人设的谬误:凡是伤害,只会让你更脆弱;第二,情感推理的谬误:永远相信你的感觉;第三,“我们VS他们”的谬误:生活是好人和恶人之间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