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变化简史:是农民工没错(3)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以自然生态为中心,敬畏感恩自然欲望极低,吃穿用度“够用”即可没有时间意识、没有劳动的意识与他人无偿分享,社群间实行“按需分配”社会习俗抑制“个人权威”,奉行平等主义
正是这种与自然共生、彼此分享、低欲望、无权威的淳朴人性,成就了不用上学上班,人人怡然自得的原始丰裕生活。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后来人性的“堕落”?
二、人性2.0,农业革命
大约18000年前,地球从“冰期”向“间冰期”过渡,进入如今这类较为温暖的时期。
气候温暖舒适,采集狩猎者可以放弃祖先随四季流动觅食的生活,开始了人类史上首次的定居生活。
这或许是人类最嗨皮的时期,既能保持采集文明时的优势生活习惯,又能避免四处流浪的劳累。这一时期人类饮食源甚至高达上百种。
远古的采集文明始终将欲望限制在自然给予的范围内,而舒适的定居生活使人类逐渐突破这种限制。
为了应对人口增加的食物压力,人类开始了驯服耕种野生谷物的历史,渐渐依赖几种“高产农作物”。
这注定是人类史上一次既良性又恶性的循环。
农业革命的成功,促成人口增长,加速文明进展,而人口增长又进一步依赖农业。
不巧的是,就像大涨中的股市也会偶尔回调,在“间冰期”舒适了五千年后,气候开始急剧转向,这段时期很短,一千多年,古气候学家称为“新仙女木事件”。
但对习惯了定居,以农业饮食为主的人类可相当要命。食物来源多样性减少,只要主力作物减产,人就得挨饿。农业文明在气候剧变的环境下变得脆弱不堪。
结果就是人类有史以来首次失去了对环境的信心,人们不确定自然能否继续提供丰裕的食物。
考古发现,正是这一时期,人类开始建造大型仓储,这意味着「未雨绸缪」的思想首次出现。
这是农业文明的典型特征,一个意义非凡的转变。
狩猎采集文明的经济形态是即时回报型,吃穿用度“现拿现用”,人与自然是一体,是尊重,是约束。
采集者将人际关系视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延伸。人类从自然取用食物,是自然的赐予,而不是“劳动”,是自然的慷慨奉献,因而人愿意无偿向他人分享食物。
而农业文明却是截然不同的形态。
食物并非自然的馈赠,而是人类在土地“劳动”的成果。人与自然一体的关系,逐渐变成人与自然二元对立,自然从“人类之母”沦为人类的“潜在生产力”,甚至视同“私人资源”。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