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丨自媒体时代,为什么我们依然选择谈论鲁迅?(12)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女孩扶老人走进土屋, 随即阖了门。过客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 ( 《过客》)
鲁迅自己在与年轻人的通信里,则有这样的说明:“《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的那样,即是虽然明知前面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致赵其文》)
这都是鲁迅的“自画像”:在鲁迅杂文里,凝视着我们的,就是“他”——“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反抗绝望”而“勇猛、悲壮”地“战斗”,永远“往前走”的“过客”!鲁迅对这样的自我写出的杂文,也自有信心:“杂文这个东西,我却恐怕要侵入高尚的文学楼台去的。”(《徐懋庸作〈打杂集〉序》)
国华对鲁迅杂文的内在永恒性也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它自有“生命的温度和深度”,没有、也不会“随着文章所论及的具体对象的消亡而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对鲁迅杂文的梳理(主要依据国华的论述,也有我的理解与发挥)就到这里: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又猛然发现,这篇“读后感”式的“序言”随手写来,竟然成了“万言书”,再要唠唠叨叨地写我的“随想”就不合适了,只能简单说几句——其实,敏感的、熟悉我的思路的读者,也不难发现,我在梳理鲁迅杂文时,心中想到的,就是当下的“自媒体写作”。
2021年我在B站上“讲鲁迅”时,就谈到了自己的一个“大胆的联想和判断”:鲁迅的“杂文很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网络文学”,“尽管它只发表在纸质媒介上,却和网络一样,自由地出入于现代中国的各个领域,最迅速地吸纳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然后从政治、社会历史、伦理道德以及审美等方面进行评价与判断,并用最简短且极富弹性的语言做出自己的回应;然后借助于媒体的传播,立即为广大读者所知晓与接受,并最迅速地得到社会的反馈”。
“而鲁迅,不仅创造了真正属于他的文体,更找到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所有这些,都使得鲁迅式的杂文文体,获得了一种当代性:它直通今天的网络文体和网络作者与网民,不仅提供思想文化、思维方式的启迪,更提供了一种未经规范化的、足以让天马行空的思想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的自由文体,为今天的网络写作提供了可供借鉴和参考的‘写法’。”(《钱理群新编鲁迅作品选读》辑四《杂文:鲁迅的文体——怎么写》“导读”)
现在要补充说的是:在我看来,在后疫情时代的历史大变动中,自媒体的网上写作或许会有更大的发展需要与余地:写“切己的小事”,或许多少能够揭示被“公理”遮蔽的某些真相;各自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或许更便于不同意见之间平等地交流;或许“执着现在,执着地上”,还是一个可以让人多少踏实一点的选择。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