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家黄翔鹏和他的学术人生(8)

2023-12-21 来源:旧番剧
当然,不践前人老路、不写通史的谨慎态度,并不影响他对中国音乐史的整体性思考,在《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一文中,他首次提出著名的“三阶段”说,之后,在赴台讲学期间(1993年),发表了题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的长篇讲演,详细论证这一分期架构。
把事件放到它产生的历史发展中看待,从历史的高度认识问题,是一个学者难得的品质,即使是对当代发生的事件也是如此。如他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是文化史上的千秋大业》一文,把当代编辑十大“集成”的工作,看成是继先秦采录《诗经》、中古汇编《乐府诗集》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给予高度评价。在《“二十世纪国乐思想研讨会”开幕式上的祝词》中把王光祈、刘天华、杨荫浏看作20世纪以来发扬中国音乐文化古老传统的三位巨擘。回首一扫,百年沧桑,执其牛耳,立意弥高,处处体现出史家的眼光。
六、他将曲调考证与宫调理论、历史文献、语言音韵等多学科结合起来,使“古谱学”成为有文献依据、可经多学科检验、并为一向被认为缺少音乐实例的中国音乐史和现代音乐创作提供鲜活材料的独立学科。
举凡治中国音乐史者,总要遇到两难:一方面中国古代音乐史是半部“哑巴”史,另一方面,我们又明知中国存见的传统音乐中含有大量古代曲例的遗存。杨荫浏先生的《史稿》中,除了宋代姜白石歌曲外,元散曲以后的谱例,大都难以确定时代。于是,深谙此境的他,开始涉足曲调考证研究。十余年来,他一直在探求,是否可以找到一种如同鉴定中国书画年代一样考订一首乐曲时代的方法。
他首倡的曲调考证的方法基本如下:首先确立各个时代的黄钟标准,按照杨先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宋代几次黄钟律高改变的标准,列出各种二十八调调名的应有音高及调域。将一首存见的、有实际音响的谱例,或在历史上有刊录曲谱的曲例,记录翻译下来。翻检这首曲例在历史文献中有何种调名的记载,以及这些记载中有多少变化。将这首曲调的实际调高与涉及的音级列成音阶,把这一调高及音阶与历史文献中同名曲牌的调高与音列进行比较对照,如果两者在牌名、调名、调高、音列上相合,既著录启承之由,复可查名实之分,就可能意味着这首作品流传于某一时代。最后,根据语言音韵的规律,寻找同名词牌,填词入乐,借以观察是否符合传统词曲音乐中讲究的声调与音调相互契合的关系。依此程序,或可鉴定一首至今存活于民间的古传乐曲,或可恢复刊行曲集中一首古曲的原貌,并将其作为曲例放置在音乐史应有的时代中。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