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妖怪化物到宝可梦——专访《日本妖怪化物史》译者王子豪(2)
2024-01-14 来源:旧番剧
具体到这本书上,它有一个有别于其他妖怪学书籍的特征:江马务相信妖怪是存在的。他将妖怪的实在性作为写作的基点。
《日本妖怪化物史》出版于1923年。1923年以前的明治时代,被称为“妖怪博士”的井上圆了首创妖怪学,但井上的妖怪可以与“迷信”划等号,山川星宿、森罗万象中的诡怪难解之事、物、象都被斥之为妖,因此,他的妖怪学实则是反妖怪学,是冰冷的科学;1923年以后的昭和、战后,乃至现在,妖怪是日本文化的一大符号。无论是民俗学意义上的妖怪图鉴和研究,还是各种衍生的妖怪题材文艺作品,本质上是一种对妖怪温情相待的文化人类学。
在冰冷与温情的转换点上,正是江马务的这本书。这种耐人寻味之处也是我喜欢这本小书的最大原因。
冯周:倘若只看书名,我们容易将书名理解成“妖怪变化成物体”,通览此书后会恍然大悟原来“妖怪”、“化物”其实是两个概念。您可否为我们解释下江马务笔下的“妖怪”、“化物”分别是什么呢?
王子豪:这一对术语是整本书的翻译中最让人头疼的地方了。原文只是个常用的四字成语,日语写作“妖怪変化”,语义和语感近似于汉语中的“妖魔鬼怪”。但江马务通过绵密的考证,试图说明“妖怪”与“変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且,日语的“変化”是多义词,本意是变化,衍生意是妖怪、鬼怪等。也就是说,从语源学角度上,日本妖怪最大的特征就是精通变化。但问题就在于,日语中存在大量的汉字词,词形相同,含义却与汉语截然不同,同样写作“変化”,汉语中就没有“妖怪”这一义项。为了保留妖怪“善于变化”这一最大特征,我折衷翻译为“化物”。但似乎还是不能完全避免歧义。
“妖怪”与“化物”是江马务独创的概念区分。
“化物”重在一个“化”字,尤指擅长变化。比如人死后化作怨灵来复仇;蜘蛛化作美人勾引武士一度春宵,或者反过来,恶人受天谴变成为虫豸。用中国人熟悉的例子来说,《聊斋志异》以及志怪小说中的老庙艳鬼、花妖狐魅都属于“化物”。
“妖怪”则不以变化见长,其最大的特征是不可解性。狭义的妖怪指来历不明的妖魔异兽,也就是俗话说的“四不像”。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河童和天狗,它们有着极易辨识的典型形象,但是没有人知道其来历、身世、真面目。在江马务的划分中,狭义的妖怪是很少的,但是它们是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妖怪,河童、天狗、片轮车、三目童子甚至已经成为日本妖怪的符号。再以中国妖怪为例,《山海经》描述的形象怪异而充满谜团的怪物都属于“妖怪”,比如夔、人鱼、化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