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赟冰|恰似良将用兵(6)
2024-01-14 来源:旧番剧
在此期间,乐进屡次与关羽交兵,据《三国志》乐进本传的记载,似乎乐进占据上风,但对具体的作战过程只字未提。宋著从一些蛛丝马迹入手,通过细致的考证和严谨的推理,首次还原了这一时期曹、刘荆州战局的进退情况,指出乐进本传之曲讳,合乎情理地解释了何以曹操不久将乐进调任合肥守将,且仅为张辽之副。尤为精彩的是,《三国志》仅提及乐、关二将曾在青泥相拒,再无他言,而宋著巧妙地利用《陈书》和《南史》的记载,揭示了青泥对控制汉江水道的重要意义,从而不仅得以发覆关羽在青泥战胜乐进的事实,而且推断出关羽后来进围襄、樊的关键原因(正编410-421页)。如此这般深入历史的细节,执着于还原历史的过程,不仅是规避决定论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我看来,也最合乎历史学的真谛。
正如庙算重视选将一般,宋著也十分重视个人能力及其作为对历史演进的影响。众所周知,荆州的归属是三国格局演变的一大关节,魏吴、魏蜀、蜀吴之间,都对此地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各方战略孰为得计,孰为失计,千古聚讼纷纭,难有定论。自来颇有一些论者批评《隆中对》提出“跨有荆益”是一项战略失策,因其忽视了孙吴对荆州的志在必得,“跨有荆益”与“外结好孙权”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傅克辉:《论〈隆中对〉的成功和失误》,《文史哲》1986年第3期,47页)。田余庆先生曾指出:“刘备主力入蜀后,孙权不会长久容忍留在荆州的刘备势力,刘备也难于长久维持在荆州的军事存在,这是很清楚的事。”(田余庆:《〈隆中对〉再认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2011年,181页)此言诚是。然而所谓“长久”究竟指多长时间,却根本无法量化。
从建安十五年(210)刘备“借荆州”,到二十四年末(220)关羽败亡,前后凡十年,这难道一定是刘备势力能够占据荆州的上限吗?是否有可能将其延长数年?若延长数年,是否足够历史发生某些巨大的变故,使得田先生据以做出判断的前提条件也不复存在?在三国这样的乱世,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且不说官渡、赤壁、夷陵三场大战,皆是一战而天下格局随之大变,就说孙策偶然遇刺,竟让江左政权的战略规划彻底转向(续编175-178页)。历史的无尽魅力正在于此。
在宋杰先生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荆州局势的变化远非那般“命中注定”,而是历史的某种必然性与几位关键人物的志向、眼光、能力,以及一系列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隆中对》为刘备谋划了“跨有荆益”的构想,而周瑜也向孙权提出了近似的战略计划,即“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可见孙吴不仅早有意荆州,亦早有意益州,故以“早有意”为理由推定必然攻取,显然不足以服人。宋先生认为,从赤壁之战后的形势来看,周瑜的构想是有很大可能实现的,然不幸其猝亡,无人能膺此重任,所以这项计划亦告夭折。为专力应对曹操在扬州的威胁,孙权听从了鲁肃的建议,“借荆州”与刘备(正编1359-1379页)。而曾经也正是鲁肃,为孙权谋划“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的战略,这充分说明战略规划是可以改变的。假如鲁肃不死,刘备或许能够更长久地占据荆州,但不料鲁肃亦早死,于是孙权在吕蒙的劝说下,迅速改变先取徐州的计划,决定袭取荆州,“全据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