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上海公报”和他们的人生:中美民间交往50年(8)

2024-06-14 来源:旧番剧
沈丁立收到的美国邀请是两年,但限于当时条件复旦只批准了他访美一年。由于他留学期间的优秀表现,复旦后来仍同意他访学两年。1991年9月9日,整整两年后,沈丁立飞离美国。第二天,当上海潮湿闷热的空气随着一次深呼吸又充满他的肺部时,他知道他回到了家。次日他再次出现在复旦物理楼,向老校长谢希德报道:我回来了。
沈丁立回国两年后,同样学医的罗建新在母亲的联系下,于1993年3月也来到了MDA的同一实验室访学。促使罗建新出国的,不仅是母亲从美国带回来的良好体验,还是当时的大势所趋。“当时想,出国可以增长知识,而且学了东西可以回国,对国内的发展,不管是教学、科研、医疗都有很大的作用,这是大环境下的趋势,所以自己就也加入了出国的大军。”罗建新告诉澎湃新闻。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波留学潮。与19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公派访问学者为主的留学潮相比,第二波留学潮涌现了大量自费留学生,成为了近30年留学大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进步。
考夫曼自1980年初到中国后,她的整个职业重心就都在中国了。“我每年要往返中国五六次,如果我没有在北京,那我就是在往返北京的路上。”她对澎湃新闻说,“中国承办亚运会前后,我发现北京修了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北京的基础设施的变化令人震惊。”
但罗建新坦言,在他留学美国的时代,中美在各个层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其所从事的医学和生命科学也是如此,“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就是吃苦耐劳。中国不管是公派或是自费到美国去留学、学习的人,都是抱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虽然水平和能力有些差距,但是可以认真干,这一点可能是大多数西方人,包括美国人很缺乏的。”
罗建新所在的实验室有来自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员,其中近一半都来自中国。一般人在实验室是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五点下班,罗建新下班后还接着干。英语不好,读文献困难,他就用字典一个个词查,就这样慢慢追平和别人的差距,适应了那里的环境。
到美国半年多后,罗建新遭遇了一段不平凡的经历。MDA所在的得克萨斯州是布什家族的大本营。曾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的女儿从小患有白血病。当时罗建新所在的实验室主任曾参与老布什女儿的诊断和治疗。1993年10月,老布什前往MDA参观访问,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罗建新“连大一点的领导都没见过,更不用说美国总统”。当时全实验室的人和老布什合影留念之后,罗建新趁着休息间歇主动上前跟老布什搭话,“总统先生,我能不能单独跟你合个影?”老布什爽快地答应了。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