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狄马加:人类只要还存在,诗歌就不会消亡|纯粹现场(12)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接下来有请文飞兄。

吉狄马加:人类只要还存在,诗歌就不会消亡|纯粹现场


刘文飞
刘文飞:这本700多页的大书,像是给马加的创作立了一座丰碑
刘文飞:拿到广西师大出版社寄来的这本书,第一个感觉就是厚重,封面设计就有一种立体感,觉得这不像是一本平面的书,像是一件雕塑。后来读了全书,更加强了我的这种感觉,一般的书,要么是诗集,要么是画册,要么是文集,这本书实际上是四位一体的,中间有诗,有画,有的他自己的文章,还有外国诗人关于他的诗所写的东西。我觉得这本书好像构成一个四面体,四面体给我的感觉就像一座纪念碑,这本700多页的大书,像是给马加的创作立了一座丰碑。这是我的第一个感觉。
我们在很多场合都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说马加是“民族的诗人,世界的公民”。立陶宛诗人文茨洛瓦第一次来北京参加马加的一次研讨会,他做了一个发言,我现场做的翻译,他当时的发言题目就是《民族的诗人,世界的公民》,这位大诗人对马加诗人身份的定位很准确。他一眼就看到,马加诗歌中有一个大和小的对比和结合,好像本来不搭的两个东西,最后结合得很好。马加不是学外语出身的,但是他的诗中的国际性、世界性一点不比我们这些懂外语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弱,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后来马加出了一版俄文版的诗集,俄国诗人叶夫图申科写了一篇序言,序言的题目就叫《拥抱一切的诗歌》,这位大诗人也看出了马加诗歌中的这个特点,就是马加的诗歌是拥抱一切的,这种诗歌一定是宏观的,一定是温暖的,一定是简单的。他作为一位彝族诗人,写他的故乡大凉山当然是他的优势,但是他并没有在诗中特别具体的、具像地写他身边的人和事,他家族的历史,他都是从很概括的、具有世界意义、人类意义的视角去写,这是我们读他的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感觉,好像很多人都能不约而同地体会到这一点。
读这本诗文集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最后两百多页的这些文章。我记得马加跟我说过,他写的大会发言稿一般都是自己写的,有的时候是熬夜写的,我们能感觉到是,这些文章的风格非常相似,无论是他在大会上的发言,还是他为文集写的序言,都是这样。我第一次把这些东西合到一块读了,觉得马加的诗歌创作后面是有一个理论支撑的,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诗歌观,我觉得这个诗歌观可以用他的一篇文章的题目来归纳,就是《总有人因为诗歌而幸福》。我读到这个题目非常感动。他自己在写诗中、在读外国诗中感觉到了一种温暖,他通过他的写作和他的讲话又把诗歌的温暖传达给了我们。我有三个具体的阅读感受:第一篇是《永远的普希金》,这是在纪念普希金二百周年诞辰大会上的讲话,发言写得很传统,也很激情,用了五个浪漫主义的排比句式:“我们说普希金是永远的普希金,那是因为…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