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象读《历史书》︱那诸神之香膏,人的荣耀(下)(14)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以利亚升天为什么是以利亚蒙福升天,而非子民的领袖和统帅摩西、约书亚,或“以色列的母亲”黛波拉,或预言了犹大末日的女先知胡尔妲(王下22:14)?因为上帝还有一桩特殊任务要给他。注意,摩西传统(包括申命宗教义)不言天堂地狱。人死后,亡灵不论善恶,一律堕入阴间(she"ol),与阳世隔绝。“子裔享尊荣,他无从知晓;遭人轻贱,他也不会察觉——他只能感受肉身的痛苦/亡灵,只为自己哀哭”(伯14:21-22,冯象:《圣诗撷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25页)。撒母耳的亡灵同扫罗说话,便是女巫施法,将他从阴间唤了起来,如前文所述。天堂的描写,希伯来圣经里没有;要到希腊化时期,始见于旁经和次经(如《以诺记》《以斯拉二书》),想象为伊甸园般的一座乐园(paradeisos),供复活了的义人居住。
《新约》时代,天堂地狱已是流行的观念了。耶稣安慰跟他一道钉十字架的一个“罪犯”说:阿门,我告诉你,今天你就要同我一起在乐园了(路23:43,启2:7)。
所以以利亚升天,不是登天堂,而是入永生,加入天庭使者的行列。如同天使,将来他也要出列,站到耶和华面前,领受新的荣耀与任务(王上22:21)——为那“终了之日”“报应之日”“圣怒之日”亦即“耶和华之日”做前驱(赛2:12,耶23:20, 46:10,结13:5,何3:5, 9:7,珥1:15,伯21:30)。
这是以色列宗教思想的一大转折。以利亚升天,实际是对“摩西之歌”关于上帝“藏脸”,不理子民而出离历史的预言的一个回应。“脸”,在经书里常喻恩惠(创4:14注);上帝藏脸,即悬置救恩(申31:17, 32:20)。但悬置不等于遗弃,而是不定时、无期限的延宕;是全知全能者得以保留反悔之权的必要条件(《以赛亚之歌》,139页以下)。
《以赛亚之歌》,冯象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4月出版,355页,48.00元另一方面,升天也暗示了,救主对神迹先知作为一个职业群体的失望。因为显然,他们游走四方、单干或结门派而施神迹,于拯救以色列并无助益,尽管也彰示了上帝大能。而且仅凭神迹,子民也无法区分先知的真伪,或正统异端,如摩西早已觉察的:论法力,异教先知一点也不弱(申13:2-4, 18:21-22)。这神迹由奇效而失效的代表人物,便是以利亚的门徒/接班人以利沙。以利沙拾起老师脱下的大袍,回到岸畔,猛击河水。河水又左右分开,让出一条干道。耶利哥城的一众先知弟子望见了,都伏地叩拜,认他作了头领。他就开始施法,用盐替居民净化水源。完了,上到伯特利/上帝之家,城里跑来一群小孩讪笑他。他一怒,就奉耶和华的名诅咒他们。“立刻,林子里蹿出两头母熊,撕了其中四十二个孩子”(王下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