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为何将《子不语》改为《新齐谐》?(2)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第二,子不语“貌最丑怪”,此评价其实亦合袁枚小说之特点。相对于《聊斋志异》的用情与孤愤、《阅微草堂笔记》的醇正与清峻,《子不语》的故事及叙事确实多倾向于“丑怪”。
第三,其中“须知万类不齐,有人类而不如怪者,有怪类而贤于人者,不可执一论”之语可与《子不语序》“譬如嗜味者餍八珍矣,而不广尝夫蚳醢葵菹则脾困;嗜音者备《咸》、《韶》矣,而不旁及于侏离僸佅则耳狭”一语对读;更与《聊斋志异》高珩序中“人世不皆君子,阴曹反皆正人乎”如出一辙。
所以,“新齐谐”其实是作者无奈的选择。不过,有趣的是,此书的流传史却摆脱了作者本来便言不由衷的调换。如前所言,清代刊本均题为“新齐谐”,但到民国间的刊本则全部使用了版心所标的原名,当代的整理本也几乎是清一色的“子不语”。其实当代从研究性著作(如吴志达先生《中国文言小说史》)到教材(如袁行霈先生主编《中国文学史》),都直接以《子不语》立目。从最重书名著录准确性的目录学著作来看,《清朝续文献通考·经籍考》即录为“子不语”,《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等书亦直接以“子不语”为条目,后者反将“新齐谐”作为参见条目。就连此书的外语译本也多以此为译名,如雷金庆和李木兰的译本译为Censoredby Confucius: Ghost Stories by Yuan Meib,史华罗的英译本名为Zibuyu,What the Master Would Not Discussc。
那么,为什么“子不语”这个名字不但能够战胜“续夷坚志”与“新齐谐”,还能战胜作者的指令,甚至战胜当下学界的学理逻辑(当下学界所谓的“求真”学风其实对“子不语”极为不利),成为袁枚小说公认的定名?
平心而论,在这三个命名中,《子不语》是最新颖别致的一个,辨识度最高的一个,也是最合于袁枚风格的一个,最合于作品文体的一个,甚至是与内容最相适应的一个。
第一,新颖别致,是因为历来无人以此为名。据前所论可知,志怪小说命名最难,因为一般为三字,末一字多为体字,非“录”即“记”,无可发挥;前二字亦多用“怪”“异”等谱字,可以体现特点者,仅一字之空间。所以古往今来之文言小说命名时相仿佛,难有豁人心目者。其实,此前之《齐谐记》已经算是“善立名者”d了,后之《夷坚志》亦不示弱,可称此名之下联,均不落“怪”“异”之窠臼,然其名后有因袭者,遂又将此二名凡庸化了。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