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品佳茗,去故宫观“三维”茶文化|观展(6)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点茶法(点击查看大图)
至宋代,“斗茶”之风兴起,在当今影视剧中得见。茶艺与茶具相比前朝更是讲究。茶的色香味,斗茶时的操作技巧,击拂茶汤后的呈现效果和茶沫在盏壁的存留时间,都是斗茶考评的重点。斗茶崇尚纯白茶色,因此能让白色茶墨充分呈现的黑釉盏备受人们推崇。其中,以福建建窑烧造的建盏最为著名。青釉,青白釉茶盏造型相近,也十分流行。建盏的形状口大底小,犹如一个漏斗,足够容纳翻滚而入的汤花;盏壁较厚,以维持恰到好处的温度,保证茶水可以“久热不冷”。阳光下透出的纹路如毛发细密,有兔毫斑,鹧鸪斑等不同品类。
建窑黑釉兔毫盏
吉州窑玳瑁釉碗(左)、吉州窑黑釉上剪纸贴花纹盏(中)、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双凤纹盏(右)
宋徽宗赵佶擅长书画,也爱茶,著有《大观茶论》;宋代大书法家蔡襄著有小楷《茶录》,其中都描绘了点茶、论器在宋朝文人生活中的流行场景。
蔡襄官三十载,他在福建当转运使时,从改造北苑茶品质花色入手,求质求形。在外形上改大团茶为小团茶、品质上采用鲜嫩茶芽作原料,并改进制作工艺,创制出“小龙团”茶。为之,欧阳修《归田录》云:“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