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40周年忌辰:这个可爱的老头,知道得太多了(5)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希区柯克作品《后窗》(Rear Window 1954)剧照。
如今再看这些故事,它们都呈现出典型的“希区柯克式”风格,尤其是一篇名为《费多拉》(Fedora)的文章。它首先告诉读者“每人都有一个故事,而每个故事都是相同的”,接着向读者展示了所谓的“故事”并非人们真实的经历,而是我们以为会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故事中的女主角是个“娇小、单纯、谦逊且安静”的人,可她却引起了每个人的注意。叙事者认为她或许会成为一名政客,或者一个演员。还是她会嫁给某个大城市的市长?“这些都是我的猜想,”希区柯克写道,“我不是预言家;她也不是。”
每个故事都是相似的,这或许是因为每个故事都是虚构的;它阻断了除此以外难以定论的讲述,让未来演变为绝对的过去。
3
进入电影
手法,初露端倪
希区柯克在剧院和电影院里消磨了不少时光,他的足迹遍布整个伦敦,每一条公车和地铁的路线他都烂熟于心。后来,在搬到加利福尼亚后,他还会在偶然看到数字24时喃喃自语,仿佛把一块玛德琳蛋糕浸入了杜松子酒里,“啊,是的,汉普斯特德休斯到维多利亚”——当时24路巴士的路线,如今依然没变。
他日后的某些特质已经初露端倪:某种形式的创造者。他把不同的事物联系到一起,创造出新的东西。他发现了看待事物的新方式。他发现了值得注意的新事物。奥森·威尔斯曾说过,电影是一个男孩能够得到的最大的玩具电动火车套装;而希区柯克也许会说电影是一个与科技无关的神奇实验室,结合了机械与玩具的特质的东西——只是这种玩具需要头脑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