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朴民:“贞观之治”的三大特征(2)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再如,贞观时期进步民族政策的制定与推行,也植根于唐太宗在民族观念上的“创新”。在民族关系上,长期以来,中原正统的观念都是主张讲“夷夏之辨”,严“夷夏之防”。孟子就认为“夷狄”是“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只有被“膺”被“惩”,受攘逐打击的命运可待。《白虎通义》也强调:“夷狄者……非中和气所生,非礼义所能化。”中原与“夷狄”之间,互相对立,不共戴天。这种思想意识深处的民族隔阂、民族撕裂情绪,对秦汉魏晋以来历时数百载的民族仇杀实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要化解这种“兄弟阋于墙”式的悲剧,就需要从根本上走出民族关系问题上“夷夏对立”的思维误区,在超越民族畛域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和解与融合。应该说“贞观之治”实现了这种民族观念上的“创新”与突破,这就是唐太宗所明确宣示的:“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唐太宗遂禀执“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极大地缓和了民族矛盾,消除了北方的边患,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而派遣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更为汉藏两族间的友好往来开辟了先河。很显然,没有民族观念上的“创新”,就不可能有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尊奉为“天可汗”一幕的发生,更不会出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大场景。
02.“和谐”:“贞观之治”的理想境界
社会政治生活的理想态就是和谐。所谓“和谐”,其本质属性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包容性,互补性,平衡性。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与追求,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高度凝炼,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考察“贞观之治”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贞观一朝之所以达到封建社会“治世”的极致,就是因为它上下弥漫着“和谐”的气度,内外渗透着“和谐”的血液!
就包容性而言,唐太宗治国,能够做到海涵一切,虚怀若谷,宽容包纳。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所谓“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处下,故能为百谷王”。由于能包容,唐太宗因而勇于求谏,善于纳谏,容忍和接受魏征等臣下的犯言直谏,闻过则喜,虚心听取各种意见,择善而从,将决策建立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之上;由于能包容,唐太宗因而在人才任用上,做到不别亲疏,唯才是举,甚至包容魏征、王珪、薛万彻等原先身为敌对营垒的贤能之士,让其拥有广阔的政治舞台发挥文韬武略,贡献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