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朴民:“贞观之治”的三大特征(3)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总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包纳,使得贞观一朝的社会政治生活呈现出祥和安定的积极氛围,造就了政通人和、人才辈出、上下同心的“和谐”局面。而广大民众即使在生活中仍遇到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也依然对朝廷抱有期待,充满信心,所谓“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怨嗟,莫不自安”。(《贞观政要》)
就互补性而言,“贞观之治”充分体现了文武并用,宽猛相济的治国安邦根本精神。和而不同,和而不流,是“和谐”的必有之义。“和谐”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更不等于泯灭差别的简单同一,因此,构筑社会的和谐,就必须以承认差异与控制差异为基本前提,就必须勇敢正视矛盾,有效解决矛盾。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具备政治大智慧,在治国思维的选择和管理艺术的运用上,做到刚柔相济、恩威并施、双管齐下、相反相成。这一点,在贞观的治国实践中可谓有淋漓尽致、驾轻就熟的表现。换言之,以互补的方式实现“和谐”,乃是“贞观之治”的鲜明特色。
如在用人上,唐太宗深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既能不拘一格,又不求全责备,而是根据属僚群臣的不同特点,作出准确的定位,加以合适的任用,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从而使不同类型的人才皆得其所,心情舒畅地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脍炙人口的“房谋杜断”,正是这种人才任用上互补性成功的形象写照。
又如,在学术文化上,既推崇和确立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儒学之盛,古者未之有也。”彻底改变了“隋季以来,丧乱滋甚,周孔之教,阙而不修”的儒学式微局面;但同时又承认和鼓励佛教的传播和道教的发展,李唐皇室奉老子为先祖和资助玄奘翻译佛经就是这方面的明显例子。总之,是让儒、佛、道三家互为促进,互为弥补,从而强化对思想文化的统治。
再如,在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政策上,唐太宗一方面用怀柔羁縻的方式进行安抚,争取其归附拥戴,保证边疆地区的和平安宁;另一方面又补充以必要的军事威慑甚至打击手段,以战止战,先后击灭东突厥、吐谷浑、高昌,同样做到了文武之道,张弛互补。
就平衡性而言,“贞观之治”也有值得我们予以高度重视之处,即唐太宗君臣在维护封建统治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了相对的社会公平与公正,达成动态的“和谐”平衡,将社会冲突的危险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提倡包容,承认差异,强调互补,最终是为了实现平衡。对社会稳定和“和谐”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社会生活中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大量存在,愈演愈烈,导致贫富悬殊,民不聊生,严重激化社会矛盾,酿成社会动乱,“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所以,作为高明的政治家,一定会通过利益调整的机制,来抑制或改变这种社会失序状况,实现相对合理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