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辽墓壁画综述(21)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2)出行与卓歇
辽墓壁画中出行的场面很多,早晚期均有。可能是墓主人生前的社会地位不同,出行的
人数、内容各有不同。最早的出行图应该是阿鲁科尔沁旗宝山1号墓墓室东壁的《引马出行
图》,图中画有 3 匹马。中晚期较大的墓均绘于墓道两壁,一般是东壁绘马匹,西壁
绘驼车,这可能是代表男女墓主人的性别不同,即男人乘马,女人坐车。也有东壁绘驼车
的,如羊山 2 号、3 号墓就在墓道东壁绘有驼车。赤峰地区发现最高级的出行图壁画是庆
东陵的墓道壁画,尽管日本人只清理了天井的一小部分,但从露出的这一部分看,应该是
很庞大的队伍。其次是宁城县鸽子洞辽墓壁画和羊山 1 号墓壁画中的《出行图》,图中均
绘有五旗五鼓和持伞的仪仗队。旗、鼓代表着墓主人的官阶。对五旗五鼓问题,林沄先生
有文章考证,应该是旗鼓封赐制度的体现(林沄 1993 )。晚期小墓壁画中的出行队伍均绘
于墓室或甬道,其规模也较小。
我们从出行队伍中随从所持的器物,可以看出墓主人出行的目的,如有驾海东青、持
弓箭、带猎狗相随者,可能是出去狩猎;有持“月仗”者,可能是参加马球比赛。多数出
行队伍的后边(甬道两壁、天井南壁或墓道的下处)有鼓乐队,人数不定,最多 10余人,
少者四五人。
综观若干组有出行图壁画的具体内容,是否有如一些报告编写者认为的《归来图》的,
我们在编写敖汉旗羊山的三座墓的报告时已经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们提出这些所谓的《归
来图》均应是《出行图》,辽墓壁画不存在《归来图》的观点。这是符合契丹民族“大漠
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随水草就畋渔,岁以
为常”游动的“行帐”、“营盘”等生产生活方式的。没有固定的居住场所何以谈“归”?研
究辽墓壁画的人都很奇怪,为什么辽墓壁画中没有建筑物呢?李逸友先生在分析契丹墓葬墓
室内的木椁时指出:“这样的椁室墓是仿造他们生活起居的毡帐形式。”(李逸友 1991)墓室
就是一个流动性的毡帐的仿造体,所以就没有必要再画建筑物了。
出行中的车多数是驼车,少数见有牛车。驼车在敖汉旗先后发现于北三家 3 号墓,娘娘
庙辽墓,羊山 2、3 号墓,韩家窝铺 3 号墓,白塔子辽墓,共 6辆。翁牛特旗解放营子的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