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人的“新异化”(4)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其次,随着整个社会的智能化,特别是智能生产、智能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人正在沦为庞大、复杂的智能社会系统的“附庸”。工业革命主要是通过机器“解放”人的体力,但信息、智能革命“解放”的是人的脑力。在工业革命早期,马克思就曾深刻揭露过机器对人的异化:“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迈入智能时代,导致“人变成机器”、日益“愚钝和痴呆”的异化状况呈现出“升级”态势。智能社会的建设目标,是基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实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信息化、智能化,打造一个全面、复杂、高度现代化的智能社会结构系统。但遗憾的是,这种海德格尔所谓的“座架”因其“高”“新”性质,从来就不在普通大众(特别是“数字穷人”)的掌控之中。
普通大众不仅不可能主导、控制其运作过程,甚至日益沦为复杂的智能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中无足轻重的“附庸”和“奴隶”。特别是,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浪潮中,实用的傻瓜技术、设备如雨后春笋般被发明出来,要求使用者必须输入口令式的“机器语言”,遵守冗长呆板的规则和程序;智能系统的运作越来越趋向于“无人化”,自主完成,曾经处于主导地位、事必躬亲的人却日益沦为非核心的参与者与“旁观者”。而且,这种“旁观”态势难免导致人自身的身体机能、工作技能乃至社交能力“不用则退”,人类自诞生以来第一次面临系统性退化的危险。如托马斯·达文波特(T.H.Davenport)、茱莉娅·柯尔比(J.Kirby)就警示说:“随着计算机开始占据越来越多的知识工作任务,技能退化的速度将会加快。”
再次,以先进的智能技术和智能设备为基础,人们的社会生活不仅被全方位改变了,而且正在前所未有地“加速”,感觉像登上了一列高速运行且停不下来的时代列车。德国社会批判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Hartmut Rosa)提出了“加速社会”概念,认为不断强化的增长逻辑造成了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和生活步调加速,人们也越来越紧密地被捆绑到不断加速的社会化大生产之中,造成了空间异化、物界异化、行动异化、时间异化、自我异化与社会异化。“社会时间结构批判,社会加速驱动力批判,以及加速异化后果批判,是未来批判理论最值得发掘的可能主题。”例如,由于技术和设备的更新速度令人目不暇接,人们稍有懈怠就可能成为某种“技术盲”或“设备盲”,即使不间断地学习、培训,也难免陷入与一定智能系统格格不入的“本领恐慌”;由于信息和知识的“病毒式增长”和即时传播,人们被包括短视频在内的各种消费性数据不间断轰炸,再加上“AI换脸”之类“深度伪造”令人真假难辨,人们难免被各种经过智能算法筛选及推送的信息、甚至广告和谣言所左右;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