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文学的目光越拉越长(19)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张英:这曾是一种常识,现在被很多写作者遗忘了。娱乐业的发达,市场的诱惑,让很多作家丧失了创作的野心,只满足于讲平庸的故事和传奇,因为容易写,容易复制,没有挑战和困难,也容易在影视上去变现。
东西:放心,还有一批作家在默默追求有难度的写作,他们这种追求会牺牲一些读者,因为他们自己设置了小说的阅读门槛。回想当年卡夫卡,他有多少读者?到死都没出书。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喝着稀饭写的。这些作品出版、受欢迎都是在其死后。但我们都得承认他们是好作家。如今媒体高度发达,人人都有发表的机会,这种机会造成了发表没有门槛。真正的写作者会为自己设置难度,会回避你提出的问题。
张英:只有这样的写作,才不会被机器人、人工智能、ChatGPT替代。
东西:人人都在担心人工智能代替作家的写作,能代替吗?张柠教授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感想,说让ChatGPT来中国排排会议的座次试试,它肯定排不好,或让它为中国的科研项目做做报账单,恐怕也做不合格。目前写作者还可以乐观地面对人工智能写作,将来无法预测。
小说的“点子”很重要
张英:每次写长篇小说,你的准备期有多久?
东西:会持续很长时间,反反复复琢磨、构思。《回响》构思了两年多,想法早有了。只要构思好,写作速度就会上来。构思的时间长,会让你找到一些好角度,加上你有阅读经验,会作横向对比、纵向对比,就找到了小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找到后,小说方向定下来,你就得把它忘掉,扎扎实实地、真心实意地回到生活中,丰沛的生活就能进入小说,把积累的素材、感受和体验用在小说中。如果你不用自身的体验与真实的感受,小说不会真实可信。小说本来是虚构的,如果你在小说里再不加点真情实感和真材实料,小说就彻底虚脱了。越是虚构的,你就越要用真材实料去填充。这个真材实料是你生活的感悟力,不是技术,你的生命感受在小说里释放,感情和体温进去了,小说自然就有了感染力,人物才鲜活,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如果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已经迟钝,就进不去,所以要保持灵性和触感。
张英:不知你有没有惯性,每篇稿子写完,自己要念一遍,才能发现问题,让文章通顺保持流畅?
东西:我写作时,会在电脑上默读小说,不止一遍。比如今天写了1500字,不满意,我就试着去读,发现哪不对就修改哪。每重看一遍,都会情不自禁地默读。有时我写一段,特别是小说的开头部分,次数更多,这是一种自我反复的琢磨过程。这种习惯有点偏执。我现在的写作状态是思考越来越清晰,但体力在下降,写长篇还是要体力的。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