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的不是《中国奇谭》,是不认命的“妖劲儿”(13)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混沌。(《妖怪奇谭》书中插图)
新京报:这个故事末尾其实也有“反转”。起初,混沌希望拥有一双眼睛,为了记住旧友蚩尤的面貌,后来,白泽道破,它不愿忘记蚩尤,不是因为那是它的挚友,而是因为它还在执着。混沌又问,“我都是非不分了,还有什么可执着”。白泽说:“其实长久的是非不分,本身就是执着。”
张云:是的,话语权一直都掌握在胜利者的一侧,混沌或许也曾经做过些无法被收编的事,从而被划入了“不分善恶”的阵营,久到它可能自己都忘记了,刻意“是非不分”的前提恰恰是心里非常清楚孰是孰非。总体上,混沌的形象和性格都还是典籍中记载的那样,但我想做的,是通过想象填补它形象形成之前的那块空白,想要弄明白究竟“为什么”。
新京报:在人的世界之外,与妖怪世界相对的往往是一个被人为升格的“仙界”。有趣的是,这几年“为妖怪正名”似乎暗合了某种时代的集体情绪。比如“小妖怪的夏天”中对“大圣”传统形象的突破,尽管结局有反转,但大圣出场之时的确不由分说给了小猪妖当头一棒。另外包括一些影视剧中,比如前不久的《苍兰诀》《月歌行》等,传统意义上所谓“仙界”的正面形象其实都有不同程度的颠覆。这是否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妖怪文化?你会怎么看最近这些年这种叙事风向上的转变?
张云:的确是这样,这算是近几年的一个“破局”吧。妖怪形象本身也带有一股子反叛的劲头,不管是面对神仙还是天师法师,哪怕我能力弱小,为了我的原则,为了我的生存,我可以勇敢地反抗。这种特性,特别令人感动。
其实在妖怪故事的记载中,这种“颠覆”是有它的传统的,只不过可能慢慢地,逐渐被我们遗忘了吧。我印象中有一个故事,它讲书生和一个妖怪结缘,家人得知后就禁足了书生,还找了一个道士。按照“常规”逻辑,道士是来除妖的,结果道士听完事情经过后把那个妖怪找来,他觉得这段姻缘很好,反手撮合促成了这对儿。古人的记载里藏有很深的质疑传统在。包括从这几年社会整个大环境来看,这种质疑和批判思维的确在复兴。在读到书中白纸黑字的论断时,我们是否敢于提出不同的声音,“觉得蚩尤也许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