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谈丨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中国古代夜游图中的别样生活景致(4)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戴进《赤壁夜游图》是其步入晚年之作,画作从侧面巧妙地转译了夜深时分苏东坡与客人依然在泛舟的赋文内容。作品运用大团泼墨的图画再现手法,营造寂寥深夜游船的画面感。画中墨色最重为正中的高山,往上、往下山体的颜色渐淡,前景的水面和背景的堤岸、远方也都有较深的墨色,整幅画的景物笼罩在夜色之下。或许画家想以此来表现悒郁低落的心情。此幅画当属戴进画风渐趋自由放逸与创新求变之臻品。同样运用侧面衬托表现手法,被学界认为最早表现苏轼《后赤壁赋》的传乔仲常的手卷画《后赤壁赋图》通过江岸边相随而行四人人影的描绘,呈现了“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的赋文场景;而张宏《赤壁夜游图》、程嘉燧《赤壁夜游图》和张翀《赤壁夜游图》以动衬静,很好地再现了《前赤壁赋》中初秋时节的“清风徐来”,即江面经清风微微拂动,除船桨所及之处有少许水波,江面上依旧“水波不兴”的静谧场景。
与戴进作品中弥漫的颓丧与感伤色彩相较,张宏的《赤壁夜游图》则明显描绘出夜晚邀友畅饮江中的欢快之感。观者可从画中三人围坐桌前饮酒对谈,其中一人正高举酒壶似作饮酒状的热烈氛围感知。画中除了必要的嶙峋山石、树木用墨笔稍加着色之外,其他皆是明晰、疏朗的自然景物。两段绝壁高低交相呼应,树上枝叶分明,月上梢头。对应“月明星稀”“月出于东山之上”等诗文意境,张宏还直接将一轮圆月绘出。程嘉燧的《赤壁夜游图》也采用此应文直绘方式绘出皎洁的月亮。
明沈周《千人石夜游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外,有些画家还通过艺术想象,创作出比赋文语象更具丰富内涵的图像。相比前后赤壁赋中为数不多的色彩语词,如“白露横江”“乌鹊南飞”“不知东方之既白”“月白风清”“玄裳缟衣”等,杨柳青年画《赤壁夜游》结合年画色彩鲜艳的特点,呈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生活气息浓厚且色彩绚丽的夜游之境。整幅画以冷色为基调,除白色的水面外,一部分山石、树木着靛蓝,远山绘成肉桂色,另有四棵树分别用槐黄和橙色图绘,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构图上,该作品采用倒三角构图,远山和两岸分别为一边,画面中心则聚焦江面、船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