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谈丨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中国古代夜游图中的别样生活景致(6)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又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上御宣德楼观灯,有牌曰:‘宣和与民同乐’”。足见元宵夜游“十里长街市井连”灯火辉煌的热闹盛况。明太祖定都南京后,定元宵节连续欢庆十夜,并开放灯市,设专区悬灯。明成祖更是下诏赐元宵节假十日。这十天不仅皇帝、官吏追求热闹,通宵达旦地与民同乐,游街观玩,在南京城亦形成了全民夜游行乐的民俗狂欢盛会。
我们可以从台北观想艺术中心所藏、创作于明后期的《上元灯彩图》来直观感受南京城元宵节灯会欢愉喧闹的实景。从全局角度看,该画卷以全景式构图自右向左分三部分,具体描绘了明代元宵金陵老城南地区的上元街景与古玩商业等地热闹的市肆夜间活动,卷中总共有两千多名不同身份、神情各异的人物。城镇乡间热闹非凡,街市上人头攒动,商铺及地摊云集,三孔桥旁人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有身后随行众多的达官贵人,有结伴观灯的妇女,更有结伴而行的平民百姓。各家各户都挂着五颜六色、形状各异、寓意丰富的彩灯。街道上灯火通明,角抵、响钹说经、杂技等各类卖艺人被围观者围得水泄不通。可以说,画者营造了一个繁华而不失秩序,带有文人审美意趣的元宵节夜晚景象。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在该图上题跋“此明中画师所作上元灯戏图意,写当日金陵秦淮一带居人于上元节日欢腾游乐之景”,并命名该图为“上元灯彩”。
明佚名《上元灯彩图》局部,台北观想艺术中心藏
除了融商业与娱乐为一体、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全民元宵夜景观图像外,中秋节俗活动还体现有驱灾求福的功能,诸如燃灯、杨枝插门、豆粥祭祀等方式,而夜游图中经常绘出钟馗形象。中秋夜钟馗的形象特征及其作用不妨可借鉴明代吴宽题《钟馗元夜出游图》诗中所喟叹道:“终南老馗状酕醄,虎靴乌弁鸭色袍。青天白日不肯出,上元之夜始出为游遨。鬼门关头月轮高,乌犍背稳如駼騊。鬼妇涂两颊,鬼子垂一髦。徒御杂沓声嗷嘈。导以灵姑旗,翼以大食刀。荼垒左执鞭,质矫右属櫜。……吁嗟乎老馗,真为百鬼中一豪。所以唐皇想其像,诏令道子写以五色毫。……上除唐家百年害,下受唐史千年褒。却来上元夜,任尔烧灯并伐鼛。”扬州画派的金农75岁时曾用佛寺的米汁和墨画过一幅《醉钟馗》,在题识中曾提及从唐至清的十二位画家的钟馗画,其中一件就来自陈洪绶的《钟馗元夕夜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