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翻译《海燕》:它确信,阴云是遮不住太阳的(4)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当年,瞿秋白同志长期生活在白色恐怖下,在极端恶劣、艰苦的环境中,不顾个人遭遇的坎坷,以情文并茂的、数以百万计的丰富的论述和译作贡献给中国人民,表现出那样充沛的精力、渊博的知识和喷泉般的不竭才思,确实令人惊叹和赞佩。

世上确有意想不到的事。“文革”结束后,我竟有机会接触到瞿秋白同志在旅居苏联期间翻译《海燕》(最初译为《暴风鸟的歌》)留下的手迹,从而了解到他翻译《海燕》的情况,不是像我原来想象的那样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反复推敲。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82年6月,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在北京成立,我被推选为秘书长。1983年1月,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创办了会刊《翻译通讯》,由我兼任主编。《翻译通讯》刚创刊,编辑部就约到瞿秋白与杨之华的女儿瞿独伊的文章《从〈暴风鸟的歌〉到〈海燕〉》。瞿独伊在文章中说:“我在清理母亲杨之华同志保存下来的父亲瞿秋白同志的一些遗作抄件时,意外地发现了《海燕》早期译文的一份手稿,题为《暴风鸟的歌》。”“据我们考证,《暴风鸟的歌》是秋白同志作为《晨报》记者第一次访苏期间(1920年底至1922年底)翻译的。”
编辑部在第二期的《翻译通讯》上发表瞿独伊的这篇文章的同时,在封二上刊登了瞿秋白的手稿。手稿是用钢笔横写的。最上方的两行俄文,是作者高尔基的名字和题目;接下来,是中文题目《暴风鸟的歌》;再下来,一行字是“瞿秋白 翻译”。本文共31行,字迹清秀、有力,间或有修改的痕迹。
瞿秋白在翻译这篇散文诗时,苏联由于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影响,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据说,瞿秋白把每天配给他的一点白糖节省下来,到街上换外文书。当时,没有一本完善的俄汉字典,文中出现的一些鸟名,也无法查对。而且正如瞿独伊所说:从新发现的《暴风鸟的歌》的手稿中可以看出,瞿秋白同志当时的“俄文水平并不像后来那么高”。
瞿秋白把《暴风鸟的歌》改译为《海燕》,大约是在1931年底到1932年底,前后相隔了十年之久。当时他遭到党内王明一伙的打击,被排除在中央领导之外,同时又处于残酷的白色恐怖之中,在上海常常居无定所。《海燕》就是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译出来的。它最早发表于《高尔基创作选集》中,译者署名为萧参,1933年由生活书店出版。看了《海燕》的译文,我觉得瞿秋白同志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字斟句酌,通篇贴切流畅,音韵谐美,铿锵有力,较之十年前更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精神,使其成为译作中的精品。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