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永远不会真的抵达终点:福山与“后真相”时代的欧美思想界(2)

2022-10-26 来源:旧番剧
历史学家托尼·朱特曾说过,“当事实开始改变,我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我们无法确定世界的未来,更无法寻找一种笃定的观念描述连接着我们与未来的历史。当我们身处一个脆弱的的世界之中,也许应该和福山一样,重新调适自己的坐标,寻找另一种真诚的视角。

历史永远不会真的抵达终点:福山与“后真相”时代的欧美思想界


《身份政治》,[美] 弗朗西斯·福山 著,刘芳 译,理想国 | 中译出版社,2021年10月。
当时间地图上远看最醒目的浩荡江河,被研究者条分缕析成无数支流和地下水的网络,那种试图笼罩整个世界历史(Weltgeschichte)的“历史哲学”,便如只能存在于黎明的晨雾般消散了。理性已逼近正午。弗朗西斯·福山不同于黑格尔,在作品《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中,他已充分意识到其“历史”概念不容于本时代的哲学与史学。他指责哲学家们沦为了悲观主义者,不再相信“人类生活的任何一面都有哲理”。事实并非如此。正因为现代哲学要求理解生活世界的诸方面,世界的庞杂多元才让我们不再相信它们的组合方式是唯一的或“理性的”。其实福山自己也这样想:他既没有全盘否定其他历史观,例如现代化理论或科学进步导致历史进步等观点,也没有放弃霍布斯和洛克揭示的另一些原则。福山重提了一种被遗忘的原因,即“为承认而斗争”,却并未主张它是唯一归因,该因素与各种现代政治经济理论之间有明显的逻辑断裂,在章节上也交替相隔,这正是历史力量的多元性的体现。
理论的贫瘠与历史的多元
《历史的终结》遭到的最常见批判,就是用柯耶夫版的黑格尔哲学来解释平等与民主:最初的主奴关系源自战斗者与顺从者的区别,权力出自用生命冒险。然而在平等出现之前,主人无法得到另一个主人的平等承认,而不自由的奴隶只能畏惧而无能承认,于是主人最终接受了奴隶发明的平等意识,直到所有人都得到承认。福山认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在于无法预知人类是会追求平等还是追求优越。然而他既然认为二者的冲突是永恒的,这个关于未来的疑惑,其实也内在于他对历史的解释:主奴斗争为何不一直追求优越,而是演化出平等的观念?毕竟社会地位略高或略低者也可相互承认,有效的承认无需完全平等。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