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地产开发模式与产城融合创新:转型方向、盈利模式与政策导向(6)
2022-10-26 来源:旧番剧
丨以人为核心的定量设计准则
新增岗位数量决定了新增就业数量,抚养比可推算出原住民的就业人口;新增就业人口的带眷系数决定未来转化常驻人口的数量;传统房地产计算模式仅考虑所有权人,城市产业规模是由产业人口和消费人口决定的,其共性是使用权人。
问题是,如今出现以下三种错配情况:一是人地错配,即缺乏新增就业岗位的地区设立大量居住空间;二是产地错配,即在缺乏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设置大量商务空间;三是人产错配,即在缺乏高端产业人口来源的地区设置大量高端产业空间。
我们来看看天津滨海新区。根据市级指标传导要求,结合新区城市建设与人口发展趋势,到2035年:
城乡建设用地763k㎡,其中城镇建设用地743k
㎡
;村庄建设用地20k
㎡
;
人口规模达480万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由209
㎡
降至160
㎡
以内;
经济总量规模(GDP)是现状的2.5倍以上,地均产出接近翻倍。
根据人口规划,未来15年(2020-2035)人口发展情况是,人口年均增长15万人,2001-2007年年均增长率为5%,2018年之后人口处于负增长。但现实是,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天津市2010-2020年平均增长率为0.69%,广州市2010-2020年平均增长率为3.93%,
深圳市2010-2020年平均增长率为5.35%
。所以,目前
滨海新区的
土地供给数量过大,规划的人口增速必须达到全国最高水平(5%)并持续10-15年,这个目标难以实现。
02丨产业地产趋势:利益共同体&产业链本土化集聚
关于趋势,不妨从供给端探寻答案:土地和基础设施的资本化中断。传统园区建设的底层逻辑被供给端的全面改变彻底打破,暴露出的
两大缺陷:产业资源匮乏、B端产品和服务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