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十八年:我们一直寻找什么样的中国偶像|特写(5)

2022-10-26 来源:旧番剧
2005年11月6日,韩国三大经纪公司之一的SM推出男团Super Junior,Super Junior并非韩国初代男团,在他之前,神话、东方神起已在韩国内外大有名气,甚至1998年成立的H.O.T.组合1999年就在北京工体开过演唱会。H.O.T.把“韩流”一词带到了中国,但Super Junior把它介绍给了新世纪的中国年轻人。也因为Super Junior,韩国那套生长了十几年的偶像制造技术开始被中国的创业者们模仿和学习。
这要归功于,Super Junior有一位来自中国的成员。
韩庚是在韩国出道的第一位中国艺人,2009年Super Junior成立第三个子团体Super Junior- M,韩庚成为队长,并带队在中国的娱乐节目上亮了一圈相,包括当时最火的《快乐大本营》。
2009年末,韩庚与SM提出解约,打算回国发展。同时,他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韩国偶像制造工艺介绍给了刚刚创业的中国女老板杜华,自己也成为杜华创立的偶像经纪公司乐华娱乐的合伙人。按韩庚的建议,乐华娱乐成为第一批实践“韩国练习生”模式的中国偶像经纪公司。
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提到的“偶像”就不再只是刘德华、周杰伦这样对行业、社会、时代都造成巨大影响、具有全民知名度的公众人物,而是存在于娱乐行业的一个“工种”,是可以被流程化制造和生产的标准作品。
作为社会工种的“偶像”,是一个国家的娱乐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而娱乐业的发展水平,又与国民经济极大相关。数据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于1万美金时,其娱乐产业会迎来大发展。
临近的日韩已经充分证明过这个道理。日本在1981年人均GDP过1万美元。那之后,日本动画开始爆炸式发展,《足球小将》《机动战士高达》《七龙珠》先后出现。偶像行业,山口百惠火到中国,偶像男团“涩柿子队”“SMAP”成立。优衣库和无印良品等本土消费品牌也在此时诞生,娱乐和消费的共同发展,也催后了日后偶像与消费结合的流行。
韩国比日本稍晚,人均GDP在1994年跃过1万美金分界线,其后3年,SM、YG、JYP这三家如今最大的韩国经纪公司分别成立,它们在之后的日子里推出无数影响亚洲甚至远销欧美的男团女团,并引领和规范了韩国偶像的工业化制造。
与中国偶像制造由传媒平台推动不同的是,韩国偶像工业是由经纪公司的率先发展而撬动和形成的,在SM、YG、JYP发展的过程中,韩国并未形成类似腾讯、爱奇艺这样能调动广泛社会资源、形成巨大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之类的角色,因此在对偶像进行“选拔-培训-制作-营销”的整个产业链中,已经建立起自身实力的经纪公司拥有更高地位,更多话语权。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