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做游戏(8)
2022-10-27 来源:旧番剧
日风满满的ES宣传画
赖嘉满表示,与腾讯之类巨头不同,乐元素现阶段的重点并非强调自己“是什么样的公司”,更重要的是服务好用户,让中、日两国玩家都喜欢。
出海的时候,商业习惯不同,要去尊重当地的商业逻辑。只要能一起合作,大家都可以赚钱,并不会因为你是中国公司就区别对待。有些公司在日本遇到困难,其实是因为自己是中国公司,觉得我在中国怎样做是对的,在日本这样做就一定对,这是最恐怖的。
但同时,出海到日本,对中国公司而言,渐渐不再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选项。赖嘉满提到,其实日本和中国文化接近,某种意义上比欧美容易得多:“比如我们都重视家庭,尊敬长辈,重视教育,我们的文化中有很多共通点。”
赖嘉满认为,转折已经在慢慢发生。“2018年以前,应该是日本影响中国多一些。”但在最近两年,赖嘉满在日本观察到了越来越多被日本人接受的中国产品:荒野行动、崩坏学院、抖音、滴滴、支付宝……
赖嘉满对中国移动产业的未来充满期待:“2018下半年,我可以感受到,不只是文化产品,不只是互联网,IoT也好,VR、AR也好,许多日本的创业者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会觉得应该去学中文。这是我在两三年前未曾感受过的。”
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在海外刷出存在感,“重视中国公司出海”和“不要在意是不是中国公司”的两种声音都愈发响了起来。其实对企业自身而言,希望让人记住产品、品牌名称的愿望固然存在,但其中的大部分,尤其非巨头BAT级别的企业,倒不是太在意自己的“国产”身份。
如赖嘉满所说,其实“中国”标签在日本不会带来外在的利益或阻碍,更多中国公司遇到的症结反而由于出身中国的“内因”——他们太坚持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了。在欧美我们也能看到这种情形,那些行销海外的优秀国产品牌,比如华为、TCL和科沃斯等,在用人、服务、营销……等许多方面,都能灵活地因地制宜,尊重当地用户跟合作伙伴。
全球视野真的很重要。
——关于“游戏出海”系列的简介——
中国游戏有救吗,中国玩家配得上好游戏吗,国产游戏配得上中国玩家吗?国产游戏20年,从业者在质问中苦苦挣扎。总有一些游戏能燃起我们对国产游戏的希望,也总有一些搅局者令同行的努力消弭于无形。在一片灰暗的局势中,许多人未曾观察到,中国游戏出海的荒野上,已经结出一株株野果。
“国产游戏出海”,将是虎嗅今后长期关注、投入的一个报道与评选产品。目前“出海游戏2019”系列报道正在策划中,我们将从2019年开始推出关于中国品牌与新消费的一系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