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力量:跨越地球对径点的中拉科幻文学(2)

2022-11-04 来源:旧番剧
在政治和市场的双重压迫下,本土科幻创作在夹缝中艰难图存。差不多又过了十年,整个拉美社会时局逐渐缓和,科幻小说才在198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以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为首,各国都出现了固定的科幻小说作者群和粉丝,题材也日渐多元化。进入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不仅为科幻作者提供了更多元的发表平台,也将拉美科幻迷与世界连接在了一起。而全球化的今日,科幻也在南半球追赶着流行文化的步伐。可以说,无论是中国的“科普型”科幻,还是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科幻,都并不仅仅是贡献了一种文类多样性,或展示了这一文类从“起源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被“本土化”的过程,而是从一开始就“共同参与”了这一文类的构建,汇入了科幻作为一个世界性文类的发展历程。
中国和拉美地区的文学交流并不平衡。截至2020年,中国作品翻译至西语作品数量只有148部,而拉美作品翻译成汉语的作品数量达到1015部。中国对拉美文学的接收,始于上世纪“第三世界”运动的鼎盛时期。1950年代至70年代,作为“亚非拉”阵营中的一员,中国开始大规模翻译拉美文学作品,以服务国家政治需求。巴勃罗·聂鲁达、若热·亚马多、尼古拉斯·纪廉等都被当作“革命作家”被译介,文学成为了民间外交的一支重要力量。到了80年代,随着市场开放和思想解禁,拉美文学随着外国文学大潮再次涌入国人视野,以其迥异于西方的“魔幻现实主义”气质,受到追捧和讨论。“去政治化”和“去革命化”是这一时期不言自明的共识,国人熟悉的那些拉美作家,纷纷被褪去“革命”的外衣,从宏大叙事中剥离,成为微观化、个人化表达的模仿对象,直接启发了先锋文学和寻根文学,莫言、贾平凹、韩少功、格非等都曾直言受到加西亚·
马尔克斯等拉美作者的影响。进入90年代,主流文学热潮减退,流行文化蓬勃发展,图书引进的版权操作也日趋规范化。在众声喧哗的文化市场中,没有任何一个语种的文学能带来现象级的轰动效应,拉美文学也不例外。不过,阿根廷作家路易斯博尔赫斯成为了独树一帜的风景,与村上春树、伊塔洛·卡尔维诺一齐,常年霸占文艺畅销书榜单,成为教科书级的“小资”“文青”必读书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建国以来引进的上千部拉美文学作品中,科幻小说几乎处于“不可见“的状态。这不仅是中国市场主动选择的结果,也从侧面反映了科幻在拉美文学中的边缘地位。提及拉美科幻小说,中国读者的第一反应很可能依然是博尔赫斯——那些讨论时间、梦境、无限、混沌等母题的作品,确实与科幻的时空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若论真正意义上的拉美科幻小说,中国读者比较熟知的,当属阿根廷作家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的《莫雷尔的发明》,尽管目前的两个版本都并未将其放在“科幻小说”名下。近几年来,国内也陆续引进了诸如哥伦比亚作家V.M. 拉博卢的《大力神星球,或曰红色星球》(2004),古巴作家何塞·米格尔·桑切斯·戈麦斯的《星际追踪》(2020),阿根廷作家萨曼塔·施维伯林的《侦图机》(2021)等作品,但反响皆微乎其微。除此以外,詹姆斯冈恩的《科幻之路》(2009)、范德米尔夫妇主编的《100: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