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学开始谈情说性(5)

2022-11-05 来源:旧番剧
纪录片《受审视的生活:哲学就在街头巷尾》剧照。
这里结合我所了解的学术语境再多说一点。当我强调日常生活的时候,并不是说不去关注结构性的因素。这里涉及社会科学界关于方法讨论的两个走向:一个是往下扎根,强调日常生活这一块,另一个是强调一种总体性认识,或者一种结构性认识。更广泛一点,触及微观-宏观的长期分野。这个讨论目前恐怕还避不开,但是这种二分本身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日常生活也有结构性的因素在,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强调日常生活就是琐碎的,碎片化的,以及潜台词,不重要的;结构性认识也不是不需要去看具体的人和事儿,也不可能脱离生活的细节不切实际地去谈。
新京报:可以举一些实例吗?
黄盈盈:
比如,我最早做“小姐”人群研究的时候,手头的项目大多数是和艾滋病/性病防治有关的,但只要和这些女孩子打完一段时间的交道,你就会发现,她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最紧要的问题并不是你的项目目标,而是怎么避免被抓的问题、怎么应对客人的暴力问题、怎么预防和处理妇科病的问题,以及怎么不被家里人发现的问题。当然,还有怎么赚钱,怎么更加安全地谋生的问题。所谓强调生活逻辑实际上就是研究者不能先入为主,拿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去框人家,而首先是要开放性地进入到她们的经验世界,看看她们平时生活中都在关心、遭遇着什么。我不是说,项目/研究目标就一定没有意义,而是这个差距要认识到,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合适的研究问题或目标。
而当我们谈生活逻辑的时候,这里头已经融合了结构性的因素。为什么她们会担心被家里人知道,这和社会歧视、道德文化有关;为什么她们会怕被警察抓?这和扫黄政策有关。为什么她们在2002年的时候进入性产业,这和下岗潮和整体的经济发展有关。你不可能看不到这些关联性。只是说,这中间的连接不是一条简单的单方向的直线。我自己觉得,做研究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把看似分散的一些点,如何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里的点,包括跨时空的不同要素,实的、虚的、人的、物的,等等;它本身也是立体多维的。这既不是说这些点不重要,也不是说不需要联系。这也是我所理解的“洞察力”的一部分(还有部分跟理论有关,也是我自己努力在弥补的)。
另一点是将日常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存在以及日用而不知的思维观念问题化。我对身体、性/别等议题的关注都包含在这里。事实上,习以为常的东西常常会被我们忽略,因为太想当然了,所以大家不会觉得这里有可挖掘的研究问题。比如身体和性对于大家来说太日常了,可能不会觉得它是一个“问题”。但这些现实的存在或者说隐而不显的思维习惯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需要被问题化,我们也要反身性地认知我们看这些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主流话语体系对于这些问题的忽视、误解与偏见。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