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卓新平著“宗教学新论文丛”座谈会召开(9)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二)建构中国话语,宣讲中国故事
宗教学研究的中国话语需要教内人士和教外学者携手共构。其中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部分在于中国教会要拥有自己的神学体系,以使中国教会用中国神学话语回答现代中国社会乃至外部世界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中国神学的创建主体是中国教会人员,创建方式是中国教会人员在合璧基督教思想文化和中国思想文化时引发的自我思考和体会,而西方的神学家和神学内容提供了很多参照。另外,中国神学不离中国现实,是在中国思想文化北京和社会现实需求中进行的“本色之探”,正如《丁光训文集》反映的基督教当代神学建设中的“中国特色”,中国神学与中国社会存在紧密良性的互动。在这个意义上,正如卓新平教授所讲,“应是关心现实的而不是遁世消隐,应是开放的而不是自我封闭,应是对话的而不是自我独白,应是宽容的而不是唯我独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话开放意味着中国神学虽然根植于中国本土,但同时具有普世价值和普遍意义,绝非一家之言。
如此以中国神学为核心的中国基督教话语构成,才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其他神学沟通交流,得到世界认可、赞同。除了中国神学之外,中国宗教学话语权要依赖于中国宗教学者的学术成果和学术工作,在宗教学领域突破西方主导局面。中国宗教学者应当传承“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士’的特点就是要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一种积极参与的意识”,充分挖掘中国历史智慧,用具有世界性的眼光在中国观察中国现象,牢固宗教学研究的中国特色,加强综合性、全面性的中国宗教学研究。
徐以骅教授阐述宗教学需要和中国发展相匹配。基督教、人口、学术中心、资金中心、机构中心都处于变化转移之中,这套文丛在某种程度上是基督教学术中心转移的一个标志,包括在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和第三教会的学术著作中。从宗教学术话语权的角度来讲,卓老师在宗教学术领域的探究,有助于我们在话语权突围中指明了一条道路。
顾梦飞教授特别强调卓新平教授对中国教会构建中国神学的关心和指导。中国神学是中国教会身处世界宗教之林的安身立命之本,重要性不言而喻。卓新平教授不仅关注中国神学的发展,还在宗教学学术角度思索中国神学,参与中国教会举办的各种研讨会,以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引中国神学走向。上海天主教光启社社长陈瑞奇神父感谢卓新平教授在《中国基督教》在回顾中国神学思想建设的历程中,肯定上海光启社神学研究及出版作品、出版历史等等方面的贡献和成就。
卓新平教授以自己的中国宗教学研究,尤其是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新思考,向世界宣讲中国故事。中国在宗教领域话语权建立的基本思想从发生之初便是兼具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话语体系,这是教内教外人士的共识。中国宗教话语权坚持宗教平等观、对话观、世界观。卓新平教授着重论述了中国神学在吴雷川、赵紫宸、丁光训等前人基础之上搭建自己的中国神学思考。中国神学建立在中国思想文化之上,这是首先应当确立的基本问题。而中国文化也在转型进程中,所以中国教会在神学工作方面的另一任务便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国文化的重整嬗变,其中一个典型变化就是中国当今出现的新兴宗教。基督教以传统宗教的角色和新兴宗教在关注时代转型时,既要发现彼此不同,又要延续彼此相同,这属于在文化建设当中对人类的关注,包括中国人精神、信仰生活的变迁,“中国化”则需要它们保持一种对动态发展的共同参与。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