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开始读《庄子》了?(4)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两千多年后,我们都还能随着庄子的文字,在眼前浮现想象中的景象:一棵奇形怪状的大树,它昂然独立站在旷野之中,构成了一种摄人神魂的美景。
远远看到这样的一棵大树,你一定会不自觉地走近,看着这棵奇怪的树,然后倘佯漫步,走一走之后随性靠着树坐下来。
这棵大树的树荫带来的凉风,给人添上了一点睡意,于是你眼皮一闭,安安心心地打个盹,反正不会有人来靠近这棵树,更不会有人来砍伐这棵树,也没有人会要来抢这样一个旷野中的位置。多么安逸,多么舒服,多好。
惠施为什么会觉得这棵树没用呢?因为在惠施的眼面,所谓“有用”就是把树砍了,去做家具或工具,这叫做“有用”。
但是树只可能有这种用处、用途吗?树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你会比较喜欢惠施的绳墨规矩算计,还是比较喜欢庄子给我们的这种大树逍遥的想象呢?
庄子对待大树的态度,叫做“无用之用”。就把它放在那里,那么好的一棵树长在那里,不时去看看它,在它旁边走一走,在它下面打个盹睡一下,这尊重了大树的个性,也意味着在针对不同的个性时,我们有不同处置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庄子》在全书第一篇《逍遥游》阐述了“小大之辩”,就是要提醒我们,在对待这个世界时,不要执着于自己原以为的规模,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规模。
他也在提醒我们,“小”有“小”的道理,“大”有“大”的道理,不能错置不同尺度规模的标准,更不应该拿同一种标准去套不同尺度和规模的事物。
《逍遥游》里这个“游”字,意味着“逍遥游”要如何“游”了之后才能够逍遥。而逍遥到底代表的是什么?那是一种在适合自身尺度的规模中自在的状态。
不过“小大之辩”并不是庄子思想的全部,“逍遥游”说的是不同尺度规模的相对性,然而在认识了这份相对性之后,庄子还要带我们进一步去叩问:那是否有统合这些相对标准的另外一种逻辑,我们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去体会不同的尺度呢?
换句话说,庄子没有要停留在简单、直接的“相对主义”立场上,他并不是告诉我们:活着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对的,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在什么地位,你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你就会有什么样的想法,谁也影响不了谁,谁也无法说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