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逝世四十年︱张巍卓:日常的中断与自我的关怀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萨特逝世四十年︱张巍卓:日常的中断与自我的关怀


萨特(1905.6.21-1980.4.15)
“自由的重负”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存在主义再度引起读书界的关注。疫情中断了所有人的日常生活,更将每个人抛入不安与惶恐的境地。当我们焦虑自己的健康和未来命运,当我们以猜忌或关切的心态注视他人,当我们对舆情感到荒诞甚至愤怒,实际上就触及了“生存的紧迫性”这一存在主义的母题。恰逢今年乃萨特逝世四十周年,这位存在主义的奠基人曾深刻地塑造了二十世纪以来西方人的自我态度,由他刻画的现代个体的原初经验与处境,至今仍能激起大家的强烈共鸣。在疫情的种种遭遇背景下重读萨特,想必有助于我们对自我和时代有更深入的理解。
众所周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萨特热”曾鼓舞了大批中国知识人的自由信念,至今仍为不少亲历者津津乐道。存在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从极端状态想象个体的日常生活,考问生存的意义和行动的可能。存在主义是勇敢者的信念,因为它要求每个人直面自己的生存境况,从深渊处做自由的选择,个体的虚无和荒谬越被透彻地揭示出来,自由也越振奋人心。
但反过来看,由于存在主义抛弃一切既有的价值,将道德的重负加诸每一个个体肩上,它避免不了布迪厄所讲的主观想象的危险。无底深渊和强力决断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存在主义与生俱来的实践疑难。和上世纪末相比,今日的时代已经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我们自己还是整个世界,都面临自由和责任的断裂危机,我们越自由,却在生存的紧迫性下越感无力和不知所措。如今重新理解存在主义,更需要反思的精神,相较自由选择本身,我们更应当意识到它的生存论前提和它加诸人的重负,因此,回到萨特笔下的现代个体的原初经验与处境就变得尤为重要。
中断
萨特的文本令人感到亲切,是因为他的思考完全针对着大众时代,而我们至今仍身处其中。在他之前,尼采、舍勒、海德格尔等哲人都对时代特征做过经典论述,在他们看来,这个时代根本上是无神的,受浑浑噩噩的大众闲言主宰。相较这些德国哲人所下的论断,作为法国哲学家的萨特,更敏感地预见到时代的荒谬和野蛮的底色,瓦莱里说过,“没有任何理论不是某种精心准备的自传的某个片段”,这句话再适用于萨特不过。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