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作为社会网络节点的新媒体用户(14)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三) 线上过度连接对线下连接的挤占
互联网更多地加强了线上的连接,在人们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连接的强化,必然会带来线下连接的被挤占。
相比线下交流,线上交流可以更好地控制交流的对象、策略,投入/产出比也 更容易控制。这也是人们更沉迷于线上交流而冷落线下交流的一个原因,但线上的交流未必一定能带来更多的情感与社会支持。同时,网络还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因此,人们对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的
控制相对自由的,而且人们选择或回避那些社会关系,都有很强的目的性。
(四)人与内容过度连接的重压
人与内容过度连接的消极影响
(1)人与内容的过度连接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内容总体的“价值密度”变小, 逐渐有价值的内容被淹没在过量的内容中,用户发现有价值内容的成本反而上升;
(2)带来用户注意力的进一步分散,以及思考专注力的下降。
(3)可能加重人们的信息焦虑。
(五)向"外存”迁移的记忆与难以保护的隐私
尽管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关系与内容’但今天人与人、人与内容的关系更多依靠“连接"或“链接”,相关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在“外存”——某个终端或互联网中的某台服务器上’而不是大脑这个“内存"里。而这些外存中的信息,很多都涉及个人的隐私,人们的连接越多,存放在外存中的信息越多,也就意味着被他人监视以及隐私泄露的风险越多。
反连接
当各种互联网的产品都在致力于“连接”而带来过度的连接时,或许一种新的思维正在形成,那就是一定情境下的“反连接" 。
反连接的情景
反连接并不是无条件切断所有连接、封闭个体,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断开那些可能对个体产生过分压力与负担的连接链条,使个体恢复必要的私人空间、时间与个人自由,所以它更多的是个体的一种情境性需要,而非一致性行动。
(1)独处时产生反连接需求的主要情境之一;
(2)当人们希望在某些情况下实现私人空间与社交空间、公共空间的分离或者个人数据在时空两个维度的保护时,也需要一些方面的反连接;
(3)重拾现实空间的交谈与互动,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反连接作为保障。
反连接的实现路径
(1)对用户的新赋权,这种赋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隐身权和连接“开关”的控制权;
(2)网络服务商权力的限制,主要通过对对个人信息收集、保存与扩散权力的限制,对产品间数据连通的适当约束和对信息推送权力的约束进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