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读书会:互联网的想象与误解(4)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社交媒体中的人是虚假的吗?网络世界中的我们一定更加暴躁吗?我们还是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个体经验,而是要看看实证研究。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很关心性侵或性犯罪这个公共议题。很多人还会认为,互联网会让青少年有更大的危险暴露在犯罪分子的掌握之中,因此更有可能遭受性侵。不过,至少美国的数据告诉我们,当我们对比前互联网时代和后互联网时代的数据,便会发现美国青少年性侵案件的发生频率其实是没有提高的。《交往在云端》中还给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大多数性侵其实是发生在有面识关系的人之间。比如说,一个孩子更可能被TA的远房亲戚或邻居性侵,而不是互联网中认识的人。
说网络世界的人是虚伪的,我们还可以举一个反例。有没有可能,人在互联网中更真诚了?当然有可能,比如你们的微博小号、你们的豆瓣账号,在这种所谓的“树洞”当中,你们难道不会更真诚吗?所以说,社交媒体中的人不一定在虚构自我。再进一步讲,现实生活中的你,就一定是真实的吗?我个人觉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伪装其实更多。
当然,如果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话,很少有人会讨论哪个更真实、哪个更虚假,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是,社交媒体中的自我是如何建构的?它和现实生活的自我有什么不同?这两种自我,或者说有更多不同的自我,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组成最终那个完整的我?
社交媒体中的关系是单薄的吗?说到社交媒体中的人际关系,就不得不谈到一本书,Sherry Turkle所写的《群体性孤独》。这本书说了什么事儿呢,简单来讲,就一句话:互联网让远在天涯的人近在咫尺了,但是,也让近在咫尺的人远在天涯了。
这本书的译者周逵老师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他当时在MIT读书,假期时,就在美国自己一个人当背包客。有一次他住到了一个汽车旅馆里,晚上没事,就跟老板聊天。汽车旅馆的老板是一名越战老兵,越战之后,一直开汽车旅馆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