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纲:江南文化与欧洲世界(14)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孟德斯鸠对中国政体评价不高,但对江南文化的评价不低,近乎是赞美。
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不但是一个政体论者,而且还是一个地理环境论者。十八世纪的时候,还没有“民族-国家”概念,他是按“地域”来分析文化的老祖宗。其实,按地域差异来分析文化是非常有道理的,并不是“地域”不正确。“后现代”学者提出那么多的新理论,性别、阶层、阶级、民族、信仰、身份等等,就是很少再去深入研究地域差异,这是很奇怪的。可能正是因为“地理环境”太有道理了,天经地义,“后学”家们都要别出心裁提出反对意见,才能引起注意。《论法的精神》分析地域,比分析政体更犀利,它明确提到长三角,用的就是狭义的“江南”概念。不是比较珠三角、环渤海,他是把江南文明和另外两个地区文明相比较。他说人类历史上有三个地方,是突出的富裕、发达和文明区域。在古代,最发达的地区是尼罗河三角洲。在近代,是荷兰地区的莱茵河三角洲。
十六世纪以后,低地尼德兰地区首先发展起农业、牧业、商业、金融、手工业。荷兰变成“海上马车夫”,占据南非开普敦、印尼巴达维亚,通商日本长崎,一度还占领台湾。一个城市国家,在全世界建立了庞大帝国,强大辉煌。为什么荷兰人有此成就?孟德斯鸠提出的原因是说这地方的人勤劳、节俭,不奢侈,还有新教的信仰纯洁。荷兰农田、牧场都低于海平面3、4米,他们用大风车抽干湿地,三角洲民族的开垦精神是多么的了不起。马克斯·韦伯顺着孟德斯鸠,说人民的节俭、勤奋,来源于“神召”,是一种“新教精神”,首先产生了资本主义伦理。值得注意的是,孟德斯鸠对江南的评价更高,他讲尼罗河三角洲是古代繁荣,荷兰低地是近代繁荣,只有一个地方,它是从古代到今天一直繁荣,这就是长江三角洲的吴越文明。江南文化,从古至今,从吴越到明清是延续性繁荣,这是孟德斯鸠一个发现。
江南文明为什么有长期延续性?因为江南人勤劳、努力,尊重理性,结果他们在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下面,还能有出色的成果。“有的地方需要人类的勤劳才可以居住,并且需要同样的勤劳才得以生存。这类国家需要宽和的政体,主要有三个地方属于这一类的,这就是中国的江南和浙江这两个美丽的省份、埃及和荷兰。”(第282页)把江南和尼罗河三角洲、荷兰低地相比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孟德斯鸠注意到马可波罗、利玛窦、卫匡国等人对江南的着力描写,他就敏感地加以分析。他说江南人勤劳、节俭,不奢侈是有道理的。江南种水稻,水作比旱作艰苦得多,要灌水、排水、耕地、插秧、捉虫、收割,据说种水稻要比麦子多十几道程序。还有,江南的土地大部分是“圩田”,和荷兰人从水里开垦土地一样,都是从长江边上,太湖周围,还有泥泞海滩里围垦出来的。江南人固然因富裕而文雅、文弱,但从唐朝到今天一直都在开垦“圩田”,湖上如东山人,江岸如江阴人,海边如川沙人都保持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