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游戏《第二人生》的衰落:理念超前,但人们更爱美化版的“第一人生”(2)
2024-06-14 来源:旧番剧
Bridgette McNeal,一位抚养着患有严重孤独症的双胞胎的亚特兰大妈妈,她会在早上5:30醒来,在《第二人生》中度过一个半小时。
不过每天早上,在所有那些事情之前——在给孩子们做好上学准备以及到呼叫中心上8小时的班之前,在洗澡和瘫倒在床上之前——Bridgette都会花上1个半钟头沉浸在《第二人生》这个在线平台里面,那是她自己给自己打造的一个梦幻天堂。早上好女孩。我磨磨蹭蹭,艰难地想要从床上爬起来。她从早上5:30醒来,开始过上一段有着从来都不用下床的奢侈生活。
什么是《第二人生》?简短回答是这是2003年推出的一个虚拟世界,曾经被一些人欢呼为互联网的未来。长一点的回答是,这是一幅布满了哥特式城市、破败得不像话的海滨棚屋、吸血鬼城堡、热带小岛、雨林寺庙、恐龙家园、金光闪闪的迪厅夜总会以及超现实的巨大国际象棋游戏的景观地图。2013年,为了庆祝《第二人生》的第10个生日,创造者林登实验室发布了一张反映其发展情况的信息图:3600万账户,用户在上面累计度过的年头已经达到了217266年,居住在累计面积约700平方英里的土地上而且还在不断扩张。很多人忍不住把《第二人生》称为游戏,但在它推出2年后,林登实验室给员工发出的一份备忘录坚称不应该这么看待这个东西。它是一个平台。这句话的意思指向的是一个更加全面、更加沉浸式、更加包罗万象的东西。
《第二人生》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其巨大的景观包含的全部都是用户生成内容,也就意味着你看到的一切都是由别人——由活生生的用户控制的化身建设的。这些化身建设和购买房子,建立友谊,相互勾搭,组建家庭,以及赚钱。他们会庆祝自己的“rez日”,相当于网上的生日:他们加入《第二人生》的网上纪念日。在教堂,他们没法举行真正的圣餐仪式——把这种宗教仪式有形化是不可能——但他们可以把他们信仰的故事带进生活。在他们主显节岛的大教堂,《第二人生》的圣公会在耶稣受难节会召唤滚雷,或者在复活节服务中当牧师念到“基督复活”的那一刻突然让太阳升起。就像一本《第二人生》手册概括那样:“从你的视角来看,《第二人生》仿佛把你看作是上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