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良港,日夜泛着光!让700多年前的意大利人大受震撼……(7)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晋江不断淤积,使舶船的停泊地点不断外移。宋代时市舶司位于泉州古城罗城的镇南门外、翼城的南熏门内,到了明朝泊船之地移至南门外的车桥澳和天后宫一带。清朝泊船地点又移至蚶江。
与宋元时期泉州港江的阔水深相比,此时的江道变浅,大船难以停泊,泉州沦为地方性港口。
泉州港最终衰落下去了,这一沉睡就是百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宣布自动开放一批对外通商港口,其中没有泉州,可见当时泉州港的地位之弱。
1964年,泉州港货物吞吐量仅有53.8万吨,1977年这个数字下降到40.2万吨,在1978年8月之前,泉州港甚至没有正式码头。当年建成的后渚港区浮码头泊位也仅有2个,吨位只有500吨级。
1979年以前,泉州只有几家县级对外贸易公司,负责收购货源,提供给省级和厦门进出口公司做出口,根本谈不上对外贸易。
泉州,该何去何从?
5
现代,再出发
改革开放以后,新的历史机遇,让海防前线的泉州再次焕发光彩。
1979年,泉州后渚港被批准为外贸物资起运点,通航香港;
1983年1月,泉州正式恢复对外籍船舶开放,成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24个对外开放港口之一,从那一天起,外籍轮船可以出入泉州港,世界各地货物可通过泉州港往来。
1990年,泉州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百万吨,1997年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
2013年,“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提出。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三大始发港之一和福建重要港口,核心区实施方案中把泉州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福建泉州石湖港。图|视觉中国
新时期,泉州将如何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这又将给泉州的发展带来怎么样的机遇?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泉州是外贸型经济,但是更多的是对外出口,进口贸易较少。2017年,占据泉州出口总值64%的纺织品、服装、家具、箱包、鞋类、塑料制品、玩具等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年出口额669.9亿元,同比下降1.1%,但出口机电产品实现7.8%的增长,货值141.9亿元,占同期出口总值的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