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良港,日夜泛着光!让700多年前的意大利人大受震撼……(6)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对于元代统治者,泉州地理位置有着非凡的意义。当时从海路凡出入中国,都以刺桐港为起止点,凡计算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距离,都以刺桐港为标准。朝廷出征日本、安南等地,都从古刺桐港出发。而对于海洋的关注,海洋也回馈了元朝政府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
马可·波罗说:“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亲见停在港中的大舶百艘,小船多得无法计数,“其言为世界第一商港”。
历史悠久的世界海洋贸易,在10至14世纪迎来了又一次异彩纷呈的繁荣期,形成了大航海时代前的“首个世界体系”。身处这一体系中的泉州,是其中的佼佼者。
4
明清
失去光泽
“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背后,是国家和地方对海洋贸易发展的重视,是强大的制度保障、生产基地、运输网络与多元社群共同作用的结果。
元末战乱,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遭到了严重摧残。但真正让泉州失去光泽的,还是明清两代封建王朝对海外贸易采取的“闭关主义”。
明初,为了孤立盘踞在沿海岛屿上的元朝残余势力,严禁沿海居民的海外来往,洪武十七年和二十三年,禁止民间使用外国香料以及其它舶来品,现存者限期三个月内销毁。
明成祖又下令,禁止民间打造海船,原有海船一律砍断桅杆,改成平头船只。
“片板不许下海,粒米不许越疆”,后来宣宗、代宗、英宗时期又下令“不许私造大船”。
一时间,泉州对外贸易大受打击。
直到明穆宗时期,明朝政府“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这一政策虽然有效促进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相互衔接。但“隆庆开海”的最终地点,选在了“僻如海隅,俗如化外”的漳州海澄月港。
其实,明朝政府之所以在月港开海禁,其基本出发点,在于“于通之之中,寓禁之之法”。就是说,通过有限的开放,更好地贯彻“海禁”政策。
清廷海关在借鉴前代市舶司制度和月港督饷馆制度的基础上,国内外贸易政策更加严格。加上海关人员陋习频频,比如泉州海关税口就要收“规礼”(一种附加税收)。早期规礼还只是海关人员私自征收的陋规银,但到了从雍正年间规礼要如数归公,这等于政策上肯定了陋习。
中国海商一只大船进口就得交1200两银子,还需付出办理县照和部牌的费用,其负担可想而知。
除了政策,泉州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
泉州主要有两条河流,即位于东南的晋江和东北的洛阳江。随着宋、元、明时期的矿产开采,大面积开荒及乱砍滥伐等现象,晋江两岸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每年都有大量的泥沙流向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