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宿白先生|李崇峰:宿白与中国佛教考古学(5)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先生授业逾七十载,晚年将一生讲述辑为《宿白未刊讲稿系列》六种,为后人确立了课堂讲授的典范。”其中,《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至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先生并未在北京大学讲授,那是他被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客座教授、为该校美术史系研究生授课时于1982年8-11月编写的,原题《三至八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中国石窟寺遗迹》。2006年2月13日,我从美国密西根大学包华石教授索取原稿并录入电脑后交给了先生,后来正式出版时才改用现名。宿先生之所以未在北京大学系统开设此课,因为阎文儒先生从1957年开始就在北大讲授《石窟寺艺术》。1984年,马世长接续这门课程并改名为《佛教考古》。
宿季庚先生开创学科、淡泊名利,是真正“醉心学术的纯粹学人”。
二、永远的师者
佛教考古学,是宗教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考古学方法研究佛教有关遗迹和遗物的人文社会科学。
宗教在中世纪时期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生活中曾一度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研究中世纪的历史,必然涉及中世纪的宗教;从事中世纪的考古,也必须进行宗教考古。除佛教外,南北朝以降火祆教(Zoroastrianism)、摩尼教(Manichaeism)、景教(The Nestorian Christianity)和伊斯兰教的接踵传入,既极大刺激了中西商品贸易、文化艺术往来和科学技术交流,也丰富了中古时期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中世纪的宗教,佛教是主流。除了历史上发生的“三武一宗”灭法事件外,其它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可以说是连绵不断的。从北魏开始,佛教即“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排斥群邪,开演正觉”(《魏书:释老志》)。唐代长安城分设一百余坊,每坊几乎都设寺院。故而,中国魏晋以降的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佛教遗迹和遗物十分丰富。
有关佛教遗迹和遗物的发掘与整理,构成了中国考古学,特别是中国历史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些遗迹和遗物,包括古代交通路线、地面佛寺和石窟寺、雕塑、绘画、器具等,是佛教发展历史的物化资料。它的特征和内涵,与外来文化在中国发展、融合和蔓延的状况及历程息息相关。通过佛教遗迹和遗物的表像特征,结合文献分析遗迹性质,进而探求其所蕴含的诸多历史信息,最后将这些历史信息经过分析、比较和研究,揭示出某种信息的演进规律和历史内涵,从而达到重建或恢复历史面貌的目的,促进东西方的彼此了解。因此在中国历史考古学中,宗教考古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分支学科,而佛教考古则是该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