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朝信息渠道研究为例(3)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我们先从宰辅——也就是宰相和执政官员——与皇帝的信息沟通说起。皇帝和宰相之间有很多的沟通机会和沟通方式。绍圣四年(1097),宋哲宗亲政不久,跟枢密院的长官曾布谈话。曾布对皇帝说,以前神宗皇帝非常相信王安石,但当时也有一些跟王安石持不同意见的人,神宗始终没有把这些人斥逐到外地去。为什么呢?因为神宗担心,如果上上下下的人都跟王安石是一个论调, 朝廷里只听到一种声音,那么就会造成“人主于民事有所不得闻”的情形,君主就得不到有关社情民意的全面消息。曾布建议“愿陛下以先帝御安石之术为意”。宋代君主在某种程度上鼓励朝廷内部存在不同的意见,允许这些不同意见“异论相搅”,也是保留不同信息通进的可能。
宋代的“言路”官员,包括给事中、中书舍人与台官、谏官,他们与宋廷的信息渠道有直接密切的关系。中书舍人负责草拟诏旨,给事中担当审核封驳职责;他们在中枢行政机构任职,可以“先其未行而救正其失”。谏官和台官是谏诤监察官员,原则上讲,谏官应该针对问题事先提出谏议,而台官是事情发生之后出面弹劾纠正。事实上也不尽然,欧阳修曾经说“凡有论列,贵在事初”。宋代的台谏官员都允许“风闻言事”——台谏官员可以不报告他的信息来源。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对台谏官及其信息来源构成一种保护,当然也可能带来一些相应的问题。
宋代的台谏官原则上不是宰相的属官,而是直属于皇帝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在宋代有不少台谏官弹劾宰相的事例(中国很早就有谏官、御史,但是如果他们是宰相的属官,由宰相任免, 就很少会去弹劾宰相)。在某种程度上,当时形成了一个权力的三角形:顶端的当然是皇帝,下面的一端是以宰相为首的行政体制,另外一端是台谏所代表的监察体制。台谏直言,被认为是朝 廷的“元气”所在。对于这样一种体制,当时人有很多相关的议 论,苏轼在哲宗朝的《上皇帝书》中就说道:
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许以风闻,而无官长;风采所系,不问尊卑。言及乘舆,则天 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
建隆是宋太祖的第一个年号。说建隆以来未尝治“言者”之罪, 并不符合事实,“言者”受到贬黜的情形一直都有。但是在宋代, 如苏轼所说,“言者”的权利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鼓励。正因为如此,台谏官们才敢于在弹劾、谏议的过程中“不问尊卑”。讲到皇帝的时候,天子都会动容;如果事情关系到朝廷, 宰相也会待罪。这是在制度运行比较正常的情况下,当时人的一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