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存在不是为了教诲人类(4)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在温暖的夏夜,没有孵卵或哺育雏鸟的雨燕飞得又低又快,燕群绕着屋顶和教堂尖顶疾飞,鸣声尖厉。后来,它们在更高的空中聚集,叫声被空气和距离削弱了很多,听起来已经损蚀得像一种比声音更小的东西,有如尘埃和玻璃碎屑。然后,忽地一下,好像被一声呼喊或钟声所召唤,它们越升越 高,直到从视野中消失。这种飞升被称为晚祷飞行,或黄昏飞行,源自拉丁语的黄昏一词vesper。晚祷是晚间的虔诚祷告,是一天中最后也是最庄严的祈祷。我一直觉得“晚祷飞行”是最优美的短语,一片不断沉落的蓝色。
多年来,我一直想看到这种飞行,可惜暮色总是太深重,或者鸟儿在天空中滑行得太宽太远,我的目光无法追随。
很多年来,我们都认为晚祷飞行不过是雨燕飞到更高空的位置,在风中入眠。和其他鸟一样,它们可以闭上一只眼睛,让一半大脑进入睡眠状态,另一半保持清醒,睁着另一只眼睛以便飞行。但是也有一种可能,雨燕在空中能够高枕安眠,渐渐进入快速眼动睡眠状态,双眼合拢,自动飞行,至少
短时间内如此。“一战”期间曾有一名法国飞行员执行夜间特别行动,在一万英尺的高空关掉发动机,划着小圈无声无息地滑翔,越过敌人的防线。轻风扑面,一轮满月当头。他这样写道:“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在一群奇怪的鸟当中,它们似乎一动不动,或者说至少没有明显的反应。它们分散得很开,只在飞机下方几码的位置,衬着下面一片洁白的云海。”
他飞进了一小群深度睡眠的雨燕,小小的黑色星辰,被月亮的反射光照亮了。他成功地抓到了两只—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我愿意想象他或者他的领航员只需伸出一只手,就能在空中轻轻地摘下它。在飞机降落地面后,从发动机上直接拿下一只雨燕。渺茫空气,寒冷,寂静,白云之上悬浮在高空安眠的鸟儿。这幅景象总是飘进我的梦中。
现在我入睡时不再想象地球和天空的分层了,我会用手机放一部有声书,把它放在床头柜上,让讲述者的低语和哽咽变成我渐入梦乡时的白噪声。父亲去世后,我养成了这个习惯,听同一个声音一遍又一遍地讲述同样的话。我打瞌睡的时候,注意力四处游移,总是把我带到不愿去的地方,叫我考虑一连串为什么、哪里、怎样和如果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听悬疑小说可谓完美的消遣。开始我总是被情节所吸引,但是重复了几周以后,我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能够略微预测的每一句下文,因知道即将说出的话而安心。这个夜间仪式是十多年前开始的,现在,我发现这个习惯很难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