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所“象”环境史视野下的大象北移(2)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摄影:沈庆仲
摄影:沈庆仲
时至今日,人们仍在思考、猜测着西双版纳野象北移的动机和目的。
它们是为了寻找更适合的食物?是头象迷失了方向?是否与气候变化有关?今后,类似的迁移会不会成为常态?这次大象的出走又带给我们人类哪些启迪?
出走
2020年3月,生活在西双版纳的15头亚洲象,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踏上终点未知的漫漫长路。
它们是勐养保护区里赫赫有名的“断鼻家族”。它们从密林中走来,也是从洪荒时代走出,步履间依然留存着荒野王者的气度。它们是地球上唯一没有天敌的动物,除了人类。它们穿越密林,一路向北,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迁徙能力之强令人咋舌。
专家学者们也无法精准判断象群北上的终点在何处,气候、食物、水源能支持它们走到哪里,一切都需要一步步地监测、评估。
行进在海拔爬升的路途中,其间两头小象出生,三头折返。最终野象在2021年6月2日晚间,历史性地抵达昆明地界。在人类的谋划推动下,这群大象一路南下,8月8日,跨过玉溪元江大桥。故园湿热葱茏的密林就在前方,这场历时一年半的奇幻旅程迎来终点,人象平安。经历了漫长的流浪,万物复归原位,各得其所。
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仍在思考、猜测着野象北移的动机和目的。
它们是为了寻找更适合的食物?是头象迷失了方向?是否与气候变化有关?今后,类似的迁移会不会成为常态?
也有可能是野生大象固有迁徙本能的一次觉醒?毕竟,亚洲象迁移扩散,自古以来都是常见现象。
野生动物有迁徙本能。鸟类也在迁徙,非洲大草原的很多哺乳动物也在迁徙,还有更多体型更小、更不引人注目的野生动物,都在努力找寻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在非洲草原上,在干旱季节,野象也会往水草丰美的地方迁徙。一旦动物失去迁移能力,种群生存力会快速下降,严重时甚至可能局部灭绝。
引起动物扩散的原因很多,包括食物资源出现短缺,在社群和领域中处于劣势的个体被驱逐,幼仔长大被亲代驱逐,躲避天敌,追寻配偶,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反常变化(如生境灾变或环境污染等),分分合合,有进有退是种群行为的常态,它们只是延续着自然界持续千百万年的野性、自由和被生存本能完全驱动的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