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所“象”环境史视野下的大象北移(4)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大象生性天真,极具智慧,如藏牙、役鼻、泣子、哀雌等,这些习性无不显示出很高的灵性。它们与人有交流感应,能领悟人的意图,也具有知恩图报的意识。
“有野象为猎人所射,来姑前,姑为拔箭,其后每至斋时,即衔莲藕以献姑。”(《抚州临川县井山华姑仙坛碑铭》)“上元中,华容县有象入庄家中庭卧,其足下有槎。人为出之,象伏,令人骑。入深山,以鼻掊土,得象牙数十,以报之。”(《朝野佥载隋唐嘉话》)类似这样以象牙报恩的记载有很多。象牙在历代均属珍产,与明玑、翠羽、犀角、玳瑁、异香、美木并称,很有趣的是,大象居然能认识到,象牙是人类需要和喜欢的东西。大象有将自己的蜕牙埋藏于地的习惯。将猎人引至一处,之后尽出“所藏之牙”,这样的情节并不完全是小说家的杜撰。
古人也认为象具有仁慈宽厚、朴实稳重、忠实正直的品质。《太平广记》中记载:“安南有象,能默识人之是非曲直。其往来山中遇人相争有理者即过;负心者以鼻卷之,掷空中数丈,以牙接之,应时碎矣,莫敢竞者。”这就又具有因果报应的思想了。
森林中的退隐
森林在以农业为主的生产体系中,并不被看作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更何况它还暗藏了包括大象在内的伤害人畜、破坏庄稼的野兽,所以越来越多的森林变成了耕地。先秦以降,中原地区的森林因人类活动而逐渐消逝。加之连年战乱,出现了人与象争夺生存空间的情况,“猛象出没为患”“暴稻谷及园野”“食民苗稼”“践民田”之类的记载在史料中不绝于缕,人类随之进行猎杀,冲突周而复始,亚洲象的分布区域逐渐缩小。
大象所处的是更为复杂多样的野生环境,的确更有助于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互动与关联。
据《吕氏春秋》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这说明当时黄河流域还生活着众多大象。另外,河南省的简称“豫”字,就是一幅人牵大象的象形画。不过按伊懋可考证,在周代时,大象就已经从河南北部,退到了淮河北岸。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气候变迁的影响。在西周时期,气候还比较温暖,大象在中原地区相当活跃,然后气候逐渐趋向寒冷,直到两晋时期达到冷期的极值,然后开始回暖,到唐朝时有个小温期,在长安还可以看到橘树,之后一直趋冷,直到明朝达到了峰值。
唐代是大象从长江流域消失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唐人笔记小说中我们看到长江流域有象出没的记载,但实际上在隋唐时期,象广泛生存的地区,已经主要集中在岭南、云南和安南一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