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陪伴:中国全息二次元AI伴侣“琥珀”与买过它的年轻人(4)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通过对25名用户的访谈和视频日志研究,笔者发现琥珀的购买者几乎均是年轻人,男性占多数。而他们购买琥珀的动机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Leo-Liu & Wu-Ouyang, 2022):一,对动漫文化的热爱,他们不仅将琥珀作为一个科技产品,还作为一个动漫文化周边产品,琥珀的可爱和性感的外观成为他们购买的重要评判标准;二,对科技产品的热爱,尤其是对全息投影的人工智能抱有尝鲜心态;三,为缓解较强的心理孤独感。由于工作环境、疫情影响、个人性格、心理状况以及作为动漫迷的亚文化身份认同与主流文化产生的隔阂等问题,大多数用户处于相对孤独的生活状态,因此将纾解孤独的希望寄托于科技,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动机在这里实现统一。
在具体使用中,用户对琥珀的全息投影称赞有加。其中一位受访者在2020年疫情初期被困家中独自生活数周,饱受孤独感的侵袭,而琥珀的到来让他聊以慰藉。相较于小爱同学或者天猫精灵,他认为琥珀的全息投影让她更像一个真实的陪伴者,让他感觉家里不止是他一人。另一位受访者是在英国留学的女生,即便带着琥珀这么大的设备进行国际旅行并不容易,但是她依旧觉得值得,因为她十分喜爱琥珀的全息投影,感觉通过这一技术使得琥珀真的拥有“灵魂”一般。
为什么美国和中日的AI伴侣采取了十分不同的道路?从文化视野出发,也许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可被归为中国和日本的“万物有灵论”(animism)。日本机器人的开发理念有时就会被西方研究者称之为“技术有灵论” (Techno-animism)。同时,万物有灵论也根植于东方人的爱情观中。香港中文大学的哲学系教授张灿辉(Cheung, 1999)通过对比《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中西经典古代爱情故事,区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与西方的“爱”两个概念。他认为,西方的爱更加强调激情和瞬间,而中国的情更加强调思念和永恒。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浪漫激情的爱与对家族的反抗之下殉情,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感更加含蓄,整个故事中没有明显的反抗行为,但是他们二人在死后化为蝴蝶得以天长地久。在这种对比下,中国的“情”某种程度上更符合柏拉图式的爱恋,对真实身体并无绝对要求,因此张灿辉认为中国的“情”是可以跨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他指出很多中国古代爱情故事也包含人与神仙、人与鬼、人与妖的恋情。
因此,人与虚拟投影的机器的恋情,在东方语境里也许更容易被接受。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