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窗边的小豆豆”能否遍地开花?重新解锁幼儿教师的教育哲学观(2)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2020年初,胡华老师打来电话,她极为兴奋地告诉我,她打算出版一本关于幼儿教师的教育哲学观的书,她说她不喜欢循规蹈矩,她喜欢做创新、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她发现,在学前教育领域,基本没有人从理论和哲学角度思考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更多是在技术层面讨论,而幼儿教师都是一个个独立的、特别的生命体,她们所面对的也是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体,因此如果只是日常的技能培训,无法解决幼儿教师的工作倦怠。胡华老师的话激励着我,我们的宗旨不也是出版那些具有创新、前沿思想的图书吗? 由此,开启了我们编辑《幼儿教师的教育哲学观》之路。
创作
创作的方向已经确定了,出版合作迈出了第一步,可是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此后,不时传来胡华老师闭关创作的消息。她说:我希望这是一本学理性的书,希望它能为学前教育的理论建构留下有价值的内容。这本书的写作并不容易,既需要从教育学、哲学、脑科学等诸多理论书籍中寻找依据,同时要反观教师的成长实践,进行抽象的提炼和梳理;既要有理论高度,又要有可读性。
几个月后,胡华老师发来了初稿,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第一时间仔细阅读了书稿。激动之余,也从读者层面提出了几个概念是否能阐述得清晰一些,并且能否在阐述概念的时候,也能略举一两个案例简要说明,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比如“幼儿教师的两难困境”“教师对话的意义和价值”等。胡华老师认真倾听了我们的意见,对书稿内容做了两次较大的修改,每次修改都花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
根据我们的建议,她为书稿的理论观点增加了大量例证,补充了许多花草园实践的经验,并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在书中,成为随书附赠的小彩蛋。她还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古秀蓉教授为书作序,尽管两人未曾谋面,却在教育哲学上心意相通,字里行间透露出惺惺相惜的情意。
探访
与胡华老师的沟通中,每每听她谈论到教育观和教育理想,尤其是她与园所中幼儿教师之间那种亦师亦友亦家人的关系,都让人非常羡慕,她如诗人般描述着花草园的春夏,如哲人般讲述着成长的故事,如长姐般细述着育儿的不易……这样对待教育、对儿童的赤子之心, 唤起我内心的激荡,重拾对于幼儿教师和幼教理想的信念与信心。而这样的情感在我们2021年5 月实地探访花草园之后有了更强烈的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