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的叙事与言说——杨健鹰长诗《青铜平原》的解读与分析(7)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有一种高度,只有心灵可以企及在翅膀和目光无法到达的地方蜀山将它连绵的峰峦,托附在神话之上
是的,只有蜀山将蚕丛与鱼凫,从河源之上,托付给了神话。将青铜的光芒,朗照在了大地。岷山、湔山、章山和崃山;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岷江、沱江和青衣江。蜀山托举着川西平原的灵魂;蜀水流淌着川西平原的血脉。青铜凝聚着蜀山的灵魂,吸附着蜀水的精华。
在所有的山中只有蜀山可以飞翔从神话到图腾从图腾到传说从传说到文字从香炉到神龛从神龛到佛龛庄严的寺庙和坍塌的宗祠每一个风化的石片上都有神性的穿越都有银河的沙尘每一片鲜亮的树叶上都有灵魂星光都有宇宙浩瀚都有十个太阳,西落东升
所谓的一脉传承,就是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就是大地上的山、水、生灵、人类所形成的人文世界。而在川西平原,青铜把这一脉相传的文化表现到了极致。一座座青山,孕育了一条条河流,一条条河流养育了一方方人家。山是父亲,水是母亲,从而生养了千千万万的子民。青铜作为礼器,在家国的大事中主事。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爵、觯、觥、尊、卣、壶、斝、罍、觚;盘、匜,还有青铜编钟,无论是物质生活的容器,还是精神生活的法器,青铜都在我们人类的生活中,都扮演者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三星堆的青铜面具、青铜神树、青铜神鸟、青铜冠等都让青铜在川西平原,在蜀山蜀水中雄踞鳌头。
第十章《骨笛西鸣》是诗人在三星堆文化里看到的陶罐而引发的思索:
谁能读懂这石片累累的雕楼呢谁能读懂这刀痕累累的核桃树呢谁能读懂这翼展如风的玉米林呢谁能读懂这殷红如血的红樱桃呢谁能读懂这墓穴中生者死者的寄托呢要把所有的日子做成三只双耳罐来供奉一只,装着粮食一只,装着钱币一只,装着灵魂
是啊,这三只双耳罐为川西平原的蜀民首先装下一年的粮食,其次装下一年收获的钱币,最后得装下他们奔走的灵魂。物质与精神,都得有安居的家园,都得有盛放的容器。陶器,作为考古发掘的重要文物,作为彰显人类文化的最早标本,三只双耳罐既是三星堆文化的重要元素,也的鸣响三星堆文化的骨笛。
风,吹过我的骨头吹过川西高原的干旱河谷地带吹过众神迁徙的走廊而我是它的随行者在众神的手上我就是一支骨笛一次一次地,将心掏空了一次一次地,感知着峡谷中的那些灵魂在对着自己的身体在完成它们悠扬的告别如今,那七只神指触碰的音孔就挂在天上成为了北斗
诗人写到这里,有一种悲壮感。被掏空的陶器,像大地的骨头,被风吹成一支响彻大地的骨笛,“就挂在天上/成为了北斗”。那是峡谷中的灵魂,在向自己做着悠扬的告别。青铜平原上的陶器,与青铜有着兄弟姐妹的关系,它跻身在三星堆里,像青铜一样,也发出呜呜的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