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境中的西语诗歌翻译实践(8)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帕斯是大诗人,他翻译的诗肯定是诗。但他将“春望”译成了“被俘的春天”,在诗中用“绿潮”代表植被(即草木),用街道和广场指代城镇,用“淹没”表明“草木之盛”,虽不无道理,但创作的成分大于翻译。往下看,译者将“烽火连三月”中“一连三个月”之意理解成了三月份,并且提前到了第二句,所以第五句就变成了“碉楼和垛口说着火的语言”,缺少了“战事旷日持久”之意,那么“家书抵万金”也就失去了依据。正如帕斯本人所说:“好诗人,不一定是好译者。”当然,就这首诗而言,问题并不在“以诗译诗”,而在误译,当然,责任不全在他,因为他是从英文转译的。
《中国社会科学报》:美国诗人庞德(Ezra Pound,1885—1972)利用现代英语诗歌的形式,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了“创造性翻译”,这也是他的翻译理念;另一种观点认为“翻译是戴着镣铐跳舞”,是被限制的创造。您认同哪种翻译理念?
赵振江:我一直认同“翻译是二度创作,是戴着镣铐跳舞”。就诗歌翻译而言,我同意帕斯的观点。他认为“翻译与创作是孪生行为”,“译者的活动与诗人的活动是相似的,但有一个根本的区别:诗人开始写作时,不知道自己的诗会是什么样子;而译者在翻译时,则已经知道他的诗应该是眼前那首诗的再现”。诗人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译者则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某种程度上,译诗比写诗更难:写诗是想写而且能写才写;译诗是无论你想不想译、能不能译都得译。这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吧。
帕斯在论述诗歌翻译时曾引述法国诗人瓦雷里的一句话:“理想的诗歌翻译在于用不同的手段创造相似的效果。”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译诗和原诗在形似与神似、异化与归化上的和谐与平衡,当然,绝对的和谐与平衡是不可能的。正如北大辜正坤教授所说,译诗追求的是与原诗的“最佳近似度”。
《中国社会科学报》:那么,如何利用诗歌这一语言艺术,使得译文和原文达到最佳的近似呢?
赵振江:翻译诗歌,不能像翻译小说那样逐字逐句翻译,而要让翻译出来的文字也成为“诗”。这就是“以诗译诗”。译诗,首先要理解诗。理解原诗,要“设身处地”,要“进入角色”,要体会诗人在彼时彼地的情感和心态。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写一首与原诗尽可能相似的诗。这就是诗歌翻译也就是译者追求的最佳近似度。
《中国社会科学报》:谢谢赵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很多。由于时间与篇幅关系,我们只谈了西班牙语美洲几位重要诗人,还有尼加拉瓜诗人、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鲁文·达里奥(1867—1916)和秘鲁诗人塞萨尔·巴略霍(1892—1938),以及您译介的众多西班牙诗人,如加西亚·洛尔卡、安东尼奥·马查多(1875—1939)、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拉菲尔·阿尔贝蒂(1902—1999)、米格尔·埃尔南德斯(1910—1942)等都没有谈到。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