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科学的精神分析,为何最终被指责“不够科学”?(2)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我们或许并不知道,其实“不够科学”的精神分析学说曾经也试图走进“科学”的神殿,成为一门理性的、科学的学说。而正是这个科学化的过程埋下了它被边缘的线索。
采写丨刘亚光
《从灵魂到心理:关于经典精神分析的社会学研究》,孙飞宇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2月。
“不科学”:一种学术批评风尚
精神分析一直是心理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中最受争议的理论传统之一。从诞生地奥地利,到其逐步扩散影响力的美国,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够科学”的批评从未间断。批评者中也不乏名人,例如,大名鼎鼎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就直指精神分析是一门“伪科学”,因为它“产生了许多无法凭经验反驳的假设”。196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彼得·梅达沃(Peter Medawar)也曾表示,对某些问题的研究超出了科学的能力范围,比如有关人类生活目的的问题,再比如精神分析这类“以人性为主题的研究”。
及至今日,即便精神分析几乎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遭遇边缘化,这种批评的声浪也呈有增无减之势,而且批评的理由也更加的“理直气壮”。比如,2021年发表于《怀疑论者》杂志的一篇名为“精神分析:科学还是伪科学”的文章就指出,精神分析的结论经不起可重复的检验,相关结果也难以累积。弗洛伊德的理论“主题内容多变”,“晦涩且难以理解”,这些都让其很方便地能够逃脱科学共同体的审视。文章还引用了科学史学家弗兰克·萨洛威的一句评价:“精神分析实际上是一种‘童话‘”。
除了针对理论本身,市面上也始终不乏给弗洛伊德本人“祛魅”乃至“揭丑”的作品涌现。类似的作品中,最近引进中译本的就有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翁福雷的《一个偶像的黄昏》。书中,翁福雷“大爆黑料”,指出弗洛伊德不仅销毁自己的信件用以营造自身传奇形象,在研究上篡改实验结果,用子虚乌有的临床案例推导结论,还在抄袭尼采这种知名作者之后死不承认……仿佛要掀起一场针对弗洛伊德的“倒神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