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科学的精神分析,为何最终被指责“不够科学”?(7)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专访孙飞宇——

努力成为科学的精神分析,为何最终被指责“不够科学”?


孙飞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长聘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社会学理论史、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和历史社会学等。
“灵魂”:一个被消失的关键概念
新京报:此前你在接受采访时,曾谈过选择这个选题的原因。在中文世界,关注弗洛伊德作品翻译的研究很少。而在英语世界,贝特海姆的研究关注过弗洛伊德英译本的问题。相对于贝特海姆的研究,你此次的研究做了哪些延展?
孙飞宇:相比于贝特海姆和马宏尼等人的工作,我并没有仅仅将英文翻译中的错误视为必须要加以纠正的翻译问题,而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考察了这一“误译”成形的背景,也就是这一英译本作为一种现代性知识的塑造或者说生产机制。我认为,这一英文译本中的错误,其实可以成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一种入手点。
新京报:这本书中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弗洛伊德作品的“误译”,书名中的“灵魂”是一个重要的案例。你指出,在弗洛伊德那里,“精神分析”实则是“灵魂分析”,而弗洛伊德希望达到的,是一种对灵魂的“科学理解”。在现代实证心理学的影响下,“灵魂”似乎是一种非常玄虚的事物,在日常语言使用中人们也是如此看待它的。但弗洛伊德对灵魂却很重视,什么是他指的这种对灵魂的“科学理解”?
孙飞宇:在弗洛伊德的德文原著中,灵魂这个概念是一个几乎无处不在的核心概念,然而这一概念在英译本中却完全消失了,而被代之以心灵、心理或者其他更具有自然科学色彩的概念。从文本比较的角度来说,这一概念的消失意味着弗洛伊德原文中高度的文学性、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色彩,以及深厚的文明性质,都被一种更加自然科学化和具有普遍化诉求的文体取代。
这并不是说弗洛伊德的原文中没有自然科学的色彩——的确有,而且这一点常常为弗洛伊德所强调。然而弗洛伊德的原文中并不只有这一点。所谓弗洛伊德对于灵魂的科学理解,是指一套系统化的、对于人及其文明的深度理解:个体即文明,文明则体现在个体之中。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